[实用新型]一种醛类废气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7111.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姚琳;徐炎华;于鹏;钱红雅;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7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醛类废气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包括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其中醛类为有机废气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种类。挥发性醛类废气的排放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包括甲醛在内的具有致癌性的醛类物质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以包括巴豆醛在内的等等具有较低嗅阈值且具有相当刺激性的一些醛类物质对周边空气环境质量具有较为恶劣的影响。
目前,对于醛类废气的处理或采用简单活性炭处理,或进行简单的水洗,但由于活性炭在醛类废气吸附上存在的处理效果有限、极易饱和、更换活性炭频次较高等问题,以及简单水洗较低的处理效率和较大的用水量,其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企业在废气治理上的运行成本。同时后续大量的废活性炭和含醛废水大大加重了企业的环保压力和处理成本。此外,也有一些其它废气处理技术应用于醛类废气处理,如RTO、RCO、低温等离子体、冷凝回收、生物法等。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处理效率低、投入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因此,对于醛类废气,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彻底、经济性高处理技术及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醛类废气处理技术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地处理醛类废气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醛类废气的处理系统,主要由喷淋吸收塔、分子裂解装置、尾气吸收塔以及连接上述三种设备的管道组成;其中喷淋吸收塔的进风口与醛类废气供气管道链接,喷淋吸收塔的出风口与分子裂解装置的进风口管道连接,分子裂解装置的出风口与尾气吸收塔的进风口链接。
所述的喷淋吸收塔为填料塔,填料材质为陶瓷、聚丙烯PP、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喷淋密度范围为5~10m3/m2.h。
所述的分子裂解装置包含为破坏污染物提供反应媒介的反应器系统和用于提供稳定的高压能量场的能量输入系统。
所述的能量输入系统为外置式能量发生器,频率与功率连续可调,频率范围400~1000Hz,输入功率范围为4~10kw。
反应器系统为线筒式,材质为陶瓷,反应器外壁缠绕线圈与能量输入系统相连接,线圈材质为Ti;反应器内部为低压端,低压端电极材质为铝,两个能量输入系统通过反应器外壁缠绕的线圈输入高压。
所述的尾气吸收塔为填料塔,填料材质为陶瓷、聚丙烯PP、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喷淋密度范围为5~10m3/m2.h。
本发明所述的醛类废气的处理系统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1)将所述的醛类废气通入装有吸收剂A的喷淋吸收塔中,对废气进行预处理;所述的吸收剂A为NaHSO3水溶液、丙二醇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2)预处理后的废气通入分子裂解装置进行破坏降解,分子裂解装置包含能量输入系统与反应器系统,能量输入系统用于提供稳定的高压能量场,反应器系统为破坏污染物提供反应媒介;
(3)上一步处理后的废气进入装有吸收剂B尾气吸收塔,吸收通过裂解处理后的小分子污染物等;所述的吸收剂B为稀碱、水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地处理醛类废气的系统,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投资小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分子裂解装置能使多种污染物化学键直接发生断裂降解,破坏目标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醛类废气处理系统。
1为喷淋吸收塔,2为分子裂解装置,3为尾气吸收塔。
图2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分子裂解装置示意图。
203为能量发生器,204为反应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醛类废气的处理:
实施例1
一种图1所示的醛类废气的处理系统,主要由喷淋吸收塔1、分子裂解装置2、尾气吸收塔3以及连接上述三种设备的管道及阀门组成;其中喷淋吸收塔1的进风口与醛类废气供气管道链接,喷淋吸收塔1的出风口与分子裂解装置2的进风口管道连接,分子裂解装置2的出风口与尾气吸收塔3的进风口链接;尾气吸收塔3的出风口直接与大气相连,尾气直接排空。
所述的喷淋吸收塔为填料塔,填料材质为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7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多个部分的用于空气过滤器检测的检测通道
- 下一篇:一种卧式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