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下控制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7000.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忻云茜;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孙英杰,陈亮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下控制臂。
背景技术
如图1示出了现有的家用轿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轴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前下控制臂100包括上片110、下片120、前衬套130、后衬套140、球头150、轴颈160和螺母170。前下控制臂100通过压装前衬套130和装配后衬套140后与副车架连接,通过与球头150的铆接与转向节连接,以达到减振和支撑车身重量的作用。前下控制臂100通过球头150和前、后衬套130、140将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保证车轮按一定的轨迹运动。
该前下控制臂100采用上、下片冲压成型后进行焊接,形成控制臂本体,然后与套筒和轴颈160焊接,在套筒处压装前衬套130,而轴颈160相当于螺栓,轴颈160的加工工艺是采用冷墩或热锻,通过机加工形成端部的螺纹161用来装配后衬套140,并用螺母170固定后衬套140。此种结构的前下控制臂100设计复杂,工艺步骤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前下控制臂,使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前下控制臂,包括,
上片;
下片,其与上片配合焊接后形成一凸环部;
轴颈,拉伸冲压成型,形成一端部呈中空柱状,所述端部与所述凸环部配合焊接固定;
后衬套,压合在所述轴颈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片具有第一翻边孔,所述下片具有第二翻边孔,所述第一、第二翻边孔的孔径一致,且相对设置,所述前下控制臂还包括一球头,所述球头压入所述第一、第二翻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片、下片由高强度板HR550冲压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部套设在所述凸环部上并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颈由高强度板HR340冲压成型,厚度为3~3.5mm(毫米),拉伸深度为85~9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颈的局部抗压强度达500~550MPa(兆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片、下片冲压形成翻边圆角,所述翻边圆角的半径为5~15cm(厘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上片、下片上开设减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上片、下片上开设漏液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下控制臂,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的家用轿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轴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轴颈的装配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轴颈的剖视图。
图6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AA’向剖视图。
图7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的BB’向剖视图。
图7C是图7A的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轴颈的装配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的轴颈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前下控制臂200包括上片210、下片220、轴颈230和后衬套2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7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身后悬架安装导套结构
- 下一篇:一种前上摆臂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