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用铸锭的结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06066.2 | 申请日: | 2017-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2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辉;彭如高;梁宗和;冉绍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B22D11/1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11028 | 代理人: | 范威,李子健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铜合金 铸锭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用铸锭的结晶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同步器齿环材料CuZn30Mn3Al2.5Si1合金铸锭的结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结晶器结构是将一次冷却水的出水作为二次冷却水,实现浇铸成型的目的,这种冷却方式适于生产三元以下的合金。在多元复杂合金CuZn30Mn3Al2.5Si1铸锭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结晶器的高度,来实现冷却的效果,从而改变铸锭的凝固组织,生产出的铸锭组织难以控制,往往存在气孔、疏松等缺陷。而且在复杂合金(三元以上合金)铸锭生产中,易产生裂纹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用铸锭的结晶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用铸锭的结晶器,包括结晶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晶腔外侧壁包覆有铜套,在所述结晶腔外还间隙套有上水冷套和下水冷套,所述上水冷套与铜套之间的空间形成封闭的一次冷却水循环腔,所述下水冷套与结晶器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封闭的二次冷却水循环腔;所述上水冷套的上部设有一次冷却水进水管、下部设有一次冷却水出水管;所述下水冷套的上部设有二次冷却水进水管、底部开有排水孔。
根据上述的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冷却水进水管和一次冷却水出水管为两套。
根据上述的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冷却水进水管为两套。
根据上述的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套与上水冷套的上端设有套在结晶腔外面的环形安装板,所述环形安装板通过螺栓与结晶腔上端设有的环形压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用铸锭的结晶器,能够将一次冷却水和二次冷却水分开,有效的减少了铸锭的凝固组织缺陷,提高了铸锭成材率和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铜合金用铸锭的结晶器,包括结晶腔1,在结晶腔外侧壁包覆有铜套2,在结晶腔外还间隙套有上水冷套3和下水冷套4,上水冷套与铜套之间的空间形成封闭的一次冷却水循环腔5,下水冷套与结晶器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封闭的二次冷却水循环腔6;上水冷套的上部设有一次冷却水进水管7、下部设有一次冷却水出水管8;下水冷套的上部设有二次冷却水进水管9、底部开有排水孔10。优选,一次冷却水进水管和一次冷却水出水管为两套;二次冷却水进水管为两套。在铜套与上水冷套的上端设有套在结晶腔外面的环形安装板11,环形安装板通过螺栓与结晶腔上端设有的环形压板12固定连接。
使用时,一次冷却水从一次冷却水进水管7进,经过一次冷却水循环腔5的循环后,从一次冷却水出水管8流出;二次冷却水从二次冷却水进水管9进,经过二次冷却水循环腔6的循环后,从排水孔10流出,将热量带走从而使得熔融液体凝固形成铸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6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铜管石墨结晶器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