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外停车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5686.4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9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林涛;蔡永龙;宋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E03F1/00;E03F5/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停车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停车场,具体的说是有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具备地下水补偿与地表蒸发功能的整体平顺的停车场。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已经被致密的钢筋混凝土硬化层包围,地表水难以渗透与地下水难以补偿共生。在修建硬化的地表停车场时,多采用水泥混凝土满铺式就地浇筑,更多地考虑平顺与耐久,较少考虑地表渗透与地下水补偿的要求。这类停车场,具备完整平顺致密的表面,极易形成地表径流,多与排水沟相配合,水体未能净化且较少考虑再次利用。对于大型停车场,除却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缝与养护过程中因热胀冷缩需要切割的纵横缝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以容纳雨水的“缺损”缝或孔。特别地对于缺乏绿化的大型停车场,夏季在日光暴晒下热岛效应显著;另一方面,昼夜温差加速了混凝土的疲劳损坏。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要求,在追求美观、耐久与平顺的同时,停车场硬化操作应该考虑适度的地表水分渗透与利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停车场,在整体硬化的情况下,兼具适当的地表水渗透与蒸发利用功能。本实用新型包括渗透柱、输水承载体、蒸发池、润水棒与停车位,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停车场由停车位、统一布置在车位线后方交叉处的可活动的渗透柱、兼作场坪基础与输水通道的输水承载体、散布的蒸发池以及兼有润渗水分与加筋地基的润水棒组成;渗透柱由居于上层的有中心贯穿孔洞的盆式柱体活动块、居于下层的加厚的由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的输水承载体组成;活动块的上表面最长尺寸在20-40cm,顶面标高低于附近场坪0.5cm,与附近场坪混凝土的缝宽在0.5cm;蒸发池为水泥混凝土的框架,内有填充的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的孔洞,蒸发池或占用其中一个停车位或布置在邻近空地,五到十五个停车位布设一个蒸发池;蒸发池经有通缝朝上的排水管连接渗透柱;润水棒富含孔隙不仅细长且底端头呈楔型,均匀分布在以活动块为中心的输水承载体下面的土壤里,平面分布面积为活动块的1-2倍;润水棒可采用轻质木棍或中空带孔管材。
本实用新型把地表渗透、地下蓄水与沉淀过滤以及地表蒸发结合起来,较好地赋予了室外水泥混凝土停车场的海绵城市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停车场由停车位、统一布置在车位线后方交叉处的可活动的渗透柱、兼作场坪基础与输水通道的输水承载体、散布的蒸发池以及兼有润渗水分与加筋地基的润水棒组成。所述的渗透柱主要提供雨水渗透功能,兼有提示停车入位功能。顶面标高低于附近场坪0.5cm的活动块、贯穿孔洞以及0.5cm宽的缝隙赋予停车场场坪的地表渗透功能。同时蒸发池也兼有一定的渗透功能。0.5cm缝宽以及下部的由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的输水承载体基础赋予活动块在外力扰动下的可适度位移特性,并保障缝隙的有效性与渗透的实现。由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空隙孔洞结构提供了储存水分与输送水分的通道,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的骨架结构提供承载能力。蒸发池由于采用水泥混凝土框架以及内部填充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孔洞,不仅提供承载能力与容纳雨水,还便利固体污染物质的沉淀与雨水的自然蒸发排放,抑制干燥与热岛效应。五到十五个停车位设一个蒸发池,蒸发池或布置在邻近空地或占用一个停车位,保证水泥混凝土硬化停车场场坪的整体性。通缝朝上的排水管便利输水承载体内的雨水渗入并输送至蒸发池。润水棒富含孔隙不仅细长且底端头呈楔型,便于竖向打入土壤加筋地基且滋润与扩散水分;适度扰动润水棒还能制造缝隙提高水分扩散效率。混凝土活动块、蒸发池以及级配碎石或砾石的输水承载体,施工简单且便于日常维护。因特殊需要,活动块还可以采用胶结料进行临时固定,形成完整封闭的停车场坪。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实施例所示:一种室外停车场,包括渗透柱1、输水承载体2、蒸发池3、润水棒4以及停车位5;停车场由停车位5、统一布置在车位线后方交叉处的可活动的渗透柱1、兼作场坪基础与输水通道的输水承载体2、散布的蒸发池3以及兼有润渗水分与加筋地基的润水棒4组成;五到十五个停车位5布设一个蒸发池3;渗透柱1由居于上层的有中心贯穿孔洞的盆式柱体活动块6与居于下层的加厚的由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的输水承载体2组成;活动块6的上表面最长尺寸在20-40cm,顶面标高低于附近场坪0.5cm,与附近场坪混凝土的缝宽在0.5cm;蒸发池3为水泥混凝土的框架,内有填充的级配碎石或砾石组成的孔洞;蒸发池3或占用其中一个停车位5或布置在邻近空地;蒸发池3经有通缝朝上的排水管7连接渗透柱1;润水棒4富含孔隙不仅细长且底端头呈楔型,均匀分布在以活动块6为中心的输水承载体2下面的土壤里,平面分布面积为活动块6的1-2倍。具体施工时,先在地基上标记出车位线与渗透柱位置,接着开挖渗透柱的加厚部分的基础,然后把细长木棍数根以扩散方式均匀打入基础的土壤并扰动,再铺筑级配碎石或砾石的输水承载体;接下来再用框架模板标记出渗透柱与蒸发池,然后再浇筑场坪混凝土,然后再是浇筑渗透柱的活动块,最后用级配碎石或砾石回填蒸发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5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