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盘开关的发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3398.5 | 申请日: | 201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剑鸿;叶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集贤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H01H1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开关 发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键盘开关的发声结构。
背景技术
键盘按键是一种应用并安装于键盘上的开关,其主要结构包括外壳、按压件、压杆、静触片、动触片等,其主要通过按压件上下活动作用于动力触片上,使得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连接或分开实现按键功能。在键盘使用过程中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往往能给人带来美妙的使用体验,现有的发声主要是来自设于键盘开关内的金属弹片的活动,通过金属弹片与塑胶撞击发出声音,然而金属弹片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容易发生氧化、积尘的情况,导致金属弹片活动失效,发声效果也随之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键盘开关的发声结构,其能使键盘按键发声清脆,发声不受水汽和灰尘影响,提高键盘按键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键盘开关的发声结构,包括外壳和活动安装于外壳内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键帽和按压杆,所述键帽的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侧面设有贯穿容置槽内外两侧的斜槽,所述按压杆上端设有与斜槽对应的限位杆,所述按压杆的上端可活动地安装于容置槽内,所述限位杆卡于斜槽中,所述容置槽内设有使按压杆始终具有向下伸出之趋势的第一复位件,所述外壳内设有供按压杆向下伸出的通孔,所述按压杆的下端侧面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两侧为让位槽,所述通孔的内侧下端设有与限位凸块对应的挡块,所述挡块的两侧为让位台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复位件为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按压杆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复位弹簧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向下伸出的限位柱,组装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于限位柱外侧,下端抵于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槽为两个,所述两个斜槽分别设于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并且两个斜槽朝向相反方向倾斜,所述按压杆上端的两侧设有与两个斜槽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块的长度大于限位块两侧的让位槽深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内设有使按压组件始终具有复位之趋势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为第二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块,所述上壳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所述上壳与下壳通过卡块卡于卡槽内卡扣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述的通孔设于下壳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于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没有外力作用时,按压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位于斜槽的最下端,并且按压杆下端的限位凸块的下表面抵于通孔内侧的挡块的上表面,在外力作用下是,按压杆向斜槽上端移动,并在斜面的作用下转动,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限位凸块和挡块就相互错开,按压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向下伸出,挡块撞击到限位凸块侧面的让位槽内,从而发出清脆的敲击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键帽下端设置容置槽,并在容置槽侧面设置斜槽,使按压杆在按压时在斜槽作用下转动,从而使按压杆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与通孔内的挡块撞击,实现了键盘按键在按压时自动发出声音,相比于传统的发声结构,该种结构不易出现键盘开关部件磨损的情况,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长时间保持清脆的敲击声;由于容置槽开口向下,以及斜槽设置在容置槽的侧面,在使用过程中灰尘、水汽不易进入到键帽内部,键盘开关的部件不易发生阻塞、氧化的现象,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更持久,可达1亿次以上,同时声音不受灰尘等外物影响,不存在氧化现象。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按压组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下壳结构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上壳11、卡槽20、下壳
21、卡块22、通孔23、挡块
24、让位台阶30、键帽31、容置槽
32、限位柱33、斜槽40、按压杆
41、限位凸块42、安装槽43、限位杆
44、让位槽50、第二复位弹簧60、第一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集贤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集贤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3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