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2749.0 | 申请日: | 201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日君;徐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日君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排水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排水是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在城市的建设中,排水渠的分布和数量较多,现有技术的排水渠盖功能单一,只具有引水功能,无法阻隔垃圾进入排水渠内,排水渠很容易被堵塞,导致排水不畅甚至倒灌,且牢固度较差,容易损坏,需要定期维修或更换,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包括排水盖主体、引水坡面、多个排水通槽、多个通槽加强筋、多条第一防滑凸条、安装外框架、多个固定螺栓、多条引流凹槽、多个安装底座、多个排水过滤网及多个滤网连接扣;所述的排水盖主体为矩形盖体结构,所述的引水坡面设置在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引水坡面由外向内呈下坡面结构,并在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中部形成下沉式排水盖体结构;所述的多个排水通槽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下沉式排水盖体结构上,所述的多个通槽加强筋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排水通槽的边缘处,所述的多个通槽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的排水盖主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多条第一防滑凸条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下沉式排水盖体结构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安装外框架固定设置在排水渠的入水口处,所述的排水盖主体通过所述的多个固定螺栓适配嵌装在所述的安装外框架内;所述的多条引流凹槽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下沉式排水盖体结构上,位于所述的下沉式排水盖体结构的两侧,所述的多条引流凹槽向下凹陷设置并与所述的多个排水通槽连通;所述的多个安装底座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下端面上,所述的多个安装底座为竖直设置的长条板状结构,所述的多个安装底座分别与所述的多个排水通槽交错设置;所述的多个滤网连接扣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个安装底座的两个端面上,所述的多个排水过滤网分别通过所述的多个滤网连接扣活动连接在所述的多个安装底座上,位于所述的多个排水通槽的下方。
上述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其中,所述的引水坡面上设有一对开盖通孔,位于所述的引水坡面的两侧中部。
上述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其中,所述的一对开盖通孔的底部分别设有连接套管,所述的连接套管竖直连接在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下端面上。
上述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其中,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底部设有阻水包边,所述的阻水包边沿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边缘处周向设置。
上述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其中,所述的引水坡面的上端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所述的多个防滑凸起为“十”字形结构且与所述的引水坡面为一体结构。
上述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其中,所述的引水坡面的坡度不超过10°。
上述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其中,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边角加强筋,位于所述的排水盖主体的边角处,所述的多个边角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的排水盖主体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快速的将路面积水排出,并将垃圾滤出,防止排水渠堵塞,有利于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水渠盖的排水盖主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日君,未经刘日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2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打开的市政用下水井盖
- 下一篇:地下室集水坑排水、排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