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拔管内填充组合芯的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732.3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张秀山;黄璜;米宪;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衢州九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14 | 分类号: | H01B17/14;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拔 填充 组合 复合 支柱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输变电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输变电设备中使用的大直径实芯棒复合支柱绝缘子,芯棒的主要型式:一种是用多根小直径环氧玻纤拉拔棒装入模具用环氧树脂浇注而成,一种是将多根小直径环氧玻纤拉拔棒装入预制的环氧玻纤缠绕管中用环氧树脂浇注而成。上述二种型式均是依靠环氧树脂浇注固化形成一体,存在不同材料界面多,浇注的环氧树脂占比大,易出现固化均匀性差,固化过程开裂问题,导致绝缘子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甚至存在隐形缺陷。另一种是用不同几何形状预制件粘接固化成型的实芯棒,存在机械强度取决于粘接力,易受剪切力作用,限制了整体强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发明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实芯棒复合支柱绝缘子存在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即发明设计了一种拉拔管内填充组合芯的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该种复合支柱绝缘子,选用了全部以轴向纤维拉拔成型的环氧玻纤拉拔管,全部以轴向纤维拉拔成形的不同几何形状的环氧玻纤拉拔棒组合成芯体装入拉拔管,经过注入环氧树脂胶填满棒间、棒管间缝隙,用固化工艺制成一体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实芯棒,以模压工艺包覆硅橡胶伞套,以胶装工艺安装两端金属法兰,制成完整的复合支柱绝缘子。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是:选用了全部以轴向纤维拉拔成型的环氧玻纤拉拔管,拉拔管的直径根据产品要求生产,长度根据产品结构高度截断,无材料浪费,这种拉拔管更具优良的机械强度,管内再填充拉拔工艺生产的杆棒组合芯,环氧树脂胶灌注工艺简单易行,制成的芯棒固化成型整体性好,结构稳定,几乎不受剪切力作用,机械强度高,适合标准化批量生产。可有效解决目前大直径实芯复合支柱产品存在不同材料界面多,浇注的环氧树脂占比大,易出现固化均匀性差,固化过程开裂,导致绝缘子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甚至存在隐形缺陷问题。在输变电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复合支柱绝缘子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该支柱绝缘子的径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该复合支柱绝缘子另一种组合芯的径向剖面示意图。在附图中的序号描述为:1拉拔管,2内芯径向剖面为扇形的拉拔棒,3径向剖面为圆形(五棱形)的拉拔棒,4环氧树脂胶,5硅橡胶伞套,6金属法兰。
具体实施例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复合式支柱绝缘子,是圆柱形的实芯棒支柱绝缘子,选用了已定型生产的环氧玻纤拉拔管1,用定制模具拉制的横切面为扇形的拉拔棒2,常规产品小直径圆柱形芯棒3,将圆柱形芯棒和横切面为扇形的拉拔棒组合成内芯装入拉拔管,将特制的可重复使用的工艺法兰安装于两端,采用注入环氧胶填满界面缝隙4,用适合的工艺固化成为一体,用模压工艺一次成型包覆硅橡胶伞套5,以胶装工艺安装两端金属法兰6,完成拉拔管内填充组合芯的实芯复合支柱绝缘子生产制造。
注:横切面为扇形的拉拔棒2选用五块式结构受剪切力更小所以更稳定,小直径圆柱形芯棒3改为五棱形后扇形棒没有内弧更利于表面处理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衢州九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衢州九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动门辅助用自动关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光效果的自动开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