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性氧化电位水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433.X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0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云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46 | 分类号: | C25B1/46;C25B9/08;C25B13/02;C25B9/00;C02F1/461;C02F1/469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氧化 电位 水电 | ||
1.一种酸性氧化电位水电解槽,包括外壳(102)和位于外壳(102)内的叠层(103);外壳(102)上有两个电极、总进水口(105)、第一电解液出口(104)和第二电解液出口(106);叠层(103)由电路板(134)与膜结构层交迭布置构成;其特征在于膜结构层包括上模板(131)、阳离子交换膜(132)和下模板(133);阳离子交换膜(132)被夹紧在上模板(131)与下模板(133)之间;上模板(131)和下模板(133)上夹紧阳离子交换膜(132)的部分均布网孔,网孔周围面向电路板(134)的一面分布多个触点(1311);上模板(131)和下模板(133)通过其上的各触点与电极板(134)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氧化电位水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31)上有A进水口(1312)、B进水口(1313)、A出液口(1315)和B出液口(1316);下模板(133)上有C进水口(1332)、D进水口(1333)、C出液口(1335)和D出液口(1336);上模板(131)和下模板(133)上具有进水口和出液口的部分及边缘部分的顶面与电路板(134)相接触,使阳离子交换膜(132)与电极板(134)之间的间隙形成两个电解池(141、142),两个电解池(141、142)一个作为阳极池一个作为阴极池;上模板(131)的B进水口(1313)和B出液口(1316)面向电解池的部分具有开口;下模板(133)的D进水口(1333)和D出液口(1336)面向电解池的部分具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性氧化电位水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B进水口(1313)面向电解池的开口部分中间设置A缓冲块(1314),B出液口(1316)面向电解池的开口部分中间设置B缓冲块(1317);C进水口(1333)面向电解池的开口部分中间设置C缓冲块(1334),D出液口(1336)面向电解池的开口部分中间设置D缓冲块(13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性氧化电位水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B进水口(1313)开口部分开口角的两个边定义为a角边(151)和b角边(152);A缓冲块(1314)为凸弧形,其顶面为与电极板(134)的接触面;A缓冲块(1314)的遮挡角度β优选75°,其遮挡角的两个边定义为c角边(153)和d角边(154);a角边(151)与c角边(153)之间的夹角α优选17.56°,b角边(152)与d角边(154)之间的夹角γ优选15.38°;上模板(131)与下模板(133)结构相同,均为左右对称结构;上模板(131)的A进水口(1312)、B进水口(1313)、A出液口(1315)、B出液口(1316)分别与下模板(133)的D进水口(1333)、C进水口(1332)、D出液口(1336)、C出液口(1335)相通;四个进水口均与总进水口(105)相通;A出液口(1315)和D出液口(1336)与第一电解液出口(104)相通,B出液口(1316)和C出液口(1335)与第二电解液出口(106)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云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云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4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卤水生产盐酸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解锌自动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