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囊式消化道吻合口辅助治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423.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3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邓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翠琴 |
主分类号: | A61M29/04 | 分类号: | A61M29/04;A61M31/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囊 扩张气囊 消化道 辅助治疗 吻合口 橡胶管 囊式 内腔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吻合口狭窄 产品操作 内腔连通 套接固定 添加药物 制造成本 充气管 渗透孔 药物管 侧孔 可用 套接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囊式消化道吻合口辅助治疗管,包括橡胶管、扩张气囊和药物囊;所述扩张气囊套接在橡胶管下部1/3处,扩张气囊内腔连接有充气管;所述药物囊套接固定在扩张气囊表面,药物囊表面设有多个渗透孔与药物囊内腔连通,药物囊内腔连接有药物管;所述橡胶管尾部还设有若干侧孔。可用于治疗吻合口狭窄,同时又可添加药物对消化道进行治疗的囊式消化道吻合口辅助治疗管,该产品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囊式消化道吻合口辅助治疗管。
背景技术
消化道肿物为一种发病率日趋增多的消化道系统疾病,常见有食管癌、胃癌等疾病,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
吻合口狭窄为消化道肿物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造成患者进食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吻合口扩张术、置入支架等方式,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增加病人痛苦、操作困难、医疗费用昂贵、可重复性差等问题。同时,现有的治疗吻合口狭窄的医疗用耗材作用单一,只能进行扩张功能,而不能同时对伤口进行治疗或是对消化道进行治疗和预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治疗吻合口狭窄,同时又可添加药物对消化道进行治疗的囊式消化道吻合口辅助治疗管,该产品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囊式消化道吻合口辅助治疗管包括橡胶管、扩张气囊和药物囊;所述扩张气囊套接在橡胶管下部1/3处,扩张气囊内腔连接有充气管;所述药物囊套接固定在扩张气囊表面,药物囊表面设有多个渗透孔与药物囊内腔连通,药物囊内腔连接有药物管;所述橡胶管尾部还设有若干侧孔。
所述充气管的端部设置有气阀,充气管沿着橡胶管向其端部延伸;所述药物管沿着橡胶管向其端部延伸。
所述橡胶管的最佳长度为100-120cm,最佳直径为0.5cm。
所述扩张气囊的最佳高度为4-6cm,最佳直径为3cm。
所述橡胶管尾部设置侧孔之间的最佳间距为1-2c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囊式消化道吻合口辅助治疗管所采用的扩张管为橡胶构成,制作工艺简易,成本低廉,对患者刺激性小,不易引起不良反应,置入安全方便,拔出后无遗留;术后或是后期出现吻合口狭窄时,可以通过调节扩张气囊大小,对吻合口进行支撑或持续性扩张治疗,实现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吻合口狭窄的问题;术中可接负压吸出消化道内容物,协助手术进行及促进术后恢复;无论术中或是术后均可通过药物管对药物囊进行注射药物,实现对消化道的药物治疗,本装置在该领域手术中作用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橡胶管2侧孔3气阀4扩张气囊 5药物囊6充气管7药物管8渗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翠琴,未经邓翠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宫颈扩张棒
- 下一篇:一种宫颈口膏状药物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