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连接用软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032.4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民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3/44;H01B7/28;H01B7/29;H01B7/295;H01B7/18;H01B7/17;H01B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绝缘 连接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连接用软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线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家的不断发展,对电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人们对电线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电线主要采用聚氯乙烯绝缘层,其环保性能差,材料不够柔软,而且现有的技术的电线其性能达不到人们的要求,机械强度有限,因而限制了电线使用的稳定性和环保性,实用性受到了限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连接用软电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连接用软电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材料不够柔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连接用软电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壁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壁设置有弹性橡胶层,所述绝缘层和弹性橡胶层之间形成的空腔设置有酚醛泡沫填充层,所述弹性橡胶层的外壁套接有柔软层,所述柔软层包括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壁套接有电绝缘纸板,所述电绝缘纸板的外壁套接有纤维层,所述柔软层的外壁套接有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聚氯乙烯绝缘层的外壁套接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外壁设置有聚酯薄膜。
优选的,所述编织层、电绝缘纸板和纤维层为一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高氯化聚乙烯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绝缘性能好,具有较高的耐热老化性和耐腐蚀性,也具有优良的防燃性能,能够增加使用寿命,也能够大大提高电线的柔软性和耐折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软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2酚醛泡沫填充层、3弹性橡胶层、4柔软层、41编织层、42电绝缘纸板、43纤维层、5聚氯乙烯绝缘层、6耐磨层、7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型连接用软电线,包括线芯1,所述线芯1的外壁设置有绝缘层7,所述绝缘层7的外壁设置有弹性橡胶层3,所述绝缘层7和弹性橡胶层3之间形成的空腔设置有酚醛泡沫填充层2,所述弹性橡胶层3的外壁套接有柔软层4,所述柔软层4包括编织层41,所述编织层41的外壁套接有电绝缘纸板42,所述电绝缘纸板42的外壁套接有纤维层43,所述柔软层4的外壁套接有聚氯乙烯绝缘层5,所述聚氯乙烯绝缘层5的外壁套接有耐磨层6。
其中,所述绝缘层7的外壁设置有聚酯薄膜,将电线之间隔开,所述编织层41、电绝缘纸板42和纤维层43为一体连接,使电线更加柔软,所述耐磨层6为高氯化聚乙烯套筒,具有耐磨性、耐候性和耐热老化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软电线便于携带,在线芯1的外壁设置有绝缘层7,且绝缘层7和弹性橡胶层3之间设置有酚醛泡沫填充层2是为了使电线更加紧凑,且具有难燃特性,弹性橡胶层3可以对电线进行保护,增添柔软层4是为了是电线更加柔软,耐磨层6可以使电线在长时间阳光照射下不易老化,且增加电线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民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民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