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模具的自动润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0920.4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苏展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盘起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3 | 分类号: | B29C45/83;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模具 自动 润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组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塑料模具的自动润滑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中,注塑是对形状各异的零部件进行批量加工的一项生产技术,而塑料模具则是注塑成型技术中的关键加工工具。当完成了对模具内的注塑工序后,需要用到顶针结构对模具内的成型塑料顶出脱模,而在批量生产成型零部件的过程中,模具需要不停地开合模,且顶针也需要随之快速响应,长期在高温环境下的注塑中,若技术人员没意识到或没定期对顶针结构作润滑保护,这对顶针甚至模具的磨损影响都很大,容易缩短其使用寿命,影响零部件的注塑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模具的自动润滑机构,为顶针机构和模具提供适时的润滑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模具使用的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模具的自动润滑机构,包括了储油模块、润滑模块、滑动槽、导向槽和弹簧;储油模块有一油腔,油腔内安装了液位传感器,且在其右侧底部设有与滑动槽相通的分配油道,分配油道上方配有流量卡栓,流量卡栓与外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润滑模块包括一润滑工件,润滑工件位于滑动槽底部,工件上开凿了通孔油道,且油道另一端为缓冲油槽,润滑工件邻侧接在导向槽上,并且由弹簧将工件顶部与滑动槽相连接。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液位传感器采用不锈钢材质覆盖表面外壳,并焊接修整轮廓,以其高密闭性和耐高温性确保对所述油腔内的液位监控及数据反馈。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工件其空心圆柱结构供顶针贯穿联接,并由顶针带动,从而使得工件能带着润滑油上下复合运动,达到对顶针及模具的润滑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卡栓由外置电路控制系统控制,当顶针结构运动时,流量卡栓收起,使得所述分配油道与所述通孔油道相接,润滑油进入通孔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油腔接有喷油嘴,当液位传感器反馈信息至系统中,可根据信息更换或添加油腔内的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精密电子部件、模块运动与接合油道,使得润滑油能自动地进入滑动槽,并且适时对顶针结构及模具作润滑保护,减少注塑脱模过程中的结构磨损,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模具维修成本;由于能通过液位传感器实现油腔监控以及后期油液更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压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其中,图1为塑料模具自动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储油模块,2-润滑模块,3-滑动槽,4-导向槽,5-弹簧;11-油腔,111-液位传感器,12-分配油道,13-流量卡栓;21-润滑工件,22-通孔油道,23-缓冲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的自动润滑机构,包括了储油模块(1)、润滑模块(2)、滑动槽(3)、导向槽(4)和弹簧(5);所述储油模块(1)提供一贮存润滑油的油腔(11),所述油腔(11)侧壁安装了耐高温且密闭性好的液位传感器(111),实时监测注塑过程中油腔的储油情况,为技术人员对其内部的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所述油腔(11)的右侧底部设有分配油道(12),且与所述滑动槽(3)相通,由一流量卡栓(13)在所述分配油道(12)中控制润滑油的流出量;所述润滑模块(2)包括一空心圆柱状的润滑工件(21),工件下方设开一个通孔油道(22),所述通孔油道(22)可与所述分配油道(12)接触并作为润滑油的搭载件,油道另一端为缓冲油槽(23),缓冲油槽(23)呈圆环状可短暂存贮润滑油,并涂抹在顶针表面;所述润滑工件(21)邻接所述导向槽(4),在顶针结构带动下,沿着所述导向槽(4)上下滑动,并由所述滑动槽(3)顶部的弹簧(5)来完成复位,减少润滑油的不必要损耗。
在运转时,当完成注塑过程时,顶针上升移动,此时流量卡栓依预设上移收起,润滑油从油腔流出至分配油道;润滑工件在顶针带动下上升,使通孔油道上移至分配油道口,相接且润滑油进入通孔油道,直至油槽另一端的缓冲油槽,润滑油短暂存储后溢出覆盖顶针侧表面,顶针继续上移,通孔油道与分配油道分开,流量卡栓复位,润滑油随着润滑工件的上移对滑动槽内表面及顶针润滑保护,直至弹簧达到极限,开始复位,润滑工件复位,降至滑动槽底部。此时,对顶针和模具的润滑保护工序结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塑料模具的自动润滑机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盘起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盘起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0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