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环形槽加工的除屑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0749.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5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蓝顺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雅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赵赛,袁嘉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形 加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形槽加工的除屑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机架、缸盖等设备上一般需要以车削或是铣削的方式加工环形槽,而在环形槽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残屑(如铁粉残留等)会滞留在环形槽内,导致环形槽在使用时出现卡死的情况,一般需要把残屑除去之后再投入使用。而现有的除屑方法一般都是人工或者机动用针剔除环形槽内的残屑,导致除屑效率较低。且当残屑卡在环形槽内时,简单的用针也不易剔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形槽加工的除屑工装,其能简单快速除去环形槽内的残屑,提高除屑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环形槽加工的除屑工装,用于除去工件环形槽内的残屑,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工件的检测底座以及旋转件;检测底座上设有进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旋转件设于出气通道内;且旋转件的外壁与出气通道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形成吹气间隙;所述旋转件的顶端形成除屑端,该除屑端用于插装至所述环形槽并与所述环形槽枢转配合;所述吹气间隙用于在所述除屑端与环形槽枢转配合时与环形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除屑端上设有多个齿状结构;多个齿状结构绕所述旋转件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阵列,相邻两齿状结构之间形成通气间隙,该通气间隙用于与所述吹气间隙连通。
优选的,所述检测底座上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用于固定所述工件以使所述环形槽正对于所述除屑端。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沿检测底座的径向延伸;所述出气通道沿检测底座的轴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多个第一进气道以及多个第二进气道,第一进气道的一端连通至出气通道,第一进气道的另一端贯通至检测底座的外端面;各第二进气道的一端一一对应连通至各第一进气道,各第二进气道的另一端贯通至检测底座的外端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将加工好环形槽的工件放置在检测底座上,且使旋转件的除屑端插装在环形槽内,同时使转动工件,在工件转动的同时,通过外部供气装置给进气通道内通气,气体经进气通道进入出气通道,进而经吹气间隙进入环形槽内,从而在除屑端转动的过程中对环形槽进行吹气,使环形槽内的残屑去除,操作简单,且除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屑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屑工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检测底座;11、进气通道;111、第一进气道;112、第二进气道;12、出气通道;13、定位轴;20、旋转件;21、齿状结构;30、工件;31、环形槽;40、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环形槽加工的除屑工装,包括检测底座10以及旋转件20,具体在检测底座10上设有进气通道11以及出气通道12,使进气通道11的一端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进气通道11的另一端与出气通道12的一端连通。将旋转件20设置在出气通道12内;且旋转件20的外壁与出气通道12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可形成吹气间隙。此外,上述旋转件20的顶端形成除屑端,该除屑端用于插装至所述环形槽31,并且除屑端与环形槽31枢转配合。吹气间隙可在所述除屑端与环形槽31枢转配合时与环形槽31连通。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除屑工装时,加工好环形槽31的工件30放置在检测底座10上,且使旋转件20的除屑端插装在环形槽31内,同时使工件30转动,在工件30转动的同时,通过外部供气装置给进气通道11内通气,气体经进气通道11进入出气通道12,进而经吹气间隙进入环形槽31内,从而在工件30转动的过程中对环形槽31进行吹气,使环形槽31内的残屑去除,操作简单,且除屑效果好。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旋转件20的除屑端上设多个齿状结构21,使该多个齿状结构21绕旋转件2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阵列,且相邻两齿状结构21之间可形成通气间隙,使该通气间隙用于与吹气间隙连通。如此,在除屑端转动时,各个齿状结构21均可起到拨动残屑的作用,而相邻两齿状结构21形成的通气间隙也可进气,使气体能够进入环形槽31深处,除屑效果更好。当然,上述齿状结构21也可由其他结构进行替换,如毛刷等,也能在旋转过程中对环形槽31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雅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雅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0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围岩中地下水流速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环保横向风检测预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