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材料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0417.9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3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12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材料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性能检测装置,具体讲是一种透水材料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诸多领域涉及到透水材料的使用,然而对于透水材料的性能如何是要事先经过检测得出;因此为了满足这一需要,目前出现了一些用于透水材料制品的透水性能检测的装置。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020131007.4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透水材料制品的透水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喷水装置;一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喷水装置通过输水管路连接;一支撑装置,所述透水材料制品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一液位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透水材料制品的上方;以及一控制系统,与所述供水装置及所述液位采集装置电连接。
专利号CN201610076540.7的发明提供一种透水结构性能检测仪及检测方法,其中的透水结构性能检测仪包括降雨模拟装置、地面径流模拟装置、透水结构和渗水收集装置;降雨模拟装置设置在地面径流模拟装置的上部且喷淋点离地面径流模拟装置的距离不小于设定的最低高度阈值;地面径流模拟装置的底部与透水结构相接;渗水收集装置的上部与透水结构的底部相接。
专利号CN201420019688.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旧路面联结层透水性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连接件、连接管、气阀和内置水的施压容器,施压容器与上压板密封连接,检测试件置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连接件连接上、下压板,上压板与检测试件的对应接触面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施压容器上并处于施压容器内的水位上方,所述气阀设置在接管上。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透水材料制品的透水性能检测的装置都具有喷水装置、供水装置等组件,但是现有的透水性能检测的装置在运行中,其喷水装置都是固定设置,运行时也属于固定位喷水,无法运动,因此透水材料的表面难免会出现喷水不均等现象,会影响检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透水材料性能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控制系统的控制,供水装置向喷嘴喷水,并且由检测控制系统控制通过喷头控制电机正向转动,喷头控制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带动套筒在丝杆上移动,从而实现喷嘴在透水材料的上方由左向右移动;当左位置检测器运动到阻水结构外壁接触时,左位置检测器给检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信号,由检测控制系统控制喷头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实现喷嘴在透水材料的上方由右向左移动,当右位置检测器运动到阻水结构外壁接触时,右位置检测器给检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信号,由检测控制系统控制喷头控制电机再正向转动,这样实现喷嘴在透水材料的上方左右均匀运动,实现透水材料的上表面均匀喷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透水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检测支座、储水装置、供水装置、透水材料支座、阻水结构、液位采集装置、检测控制系统以及移动喷头装置;其中,移动喷头装置包括喷头控制电机以及喷嘴;喷嘴通过支架支撑,支架与套筒连接,套筒置于丝杆上;丝杆与外部的喷头控制电机连接并由喷头控制电机带动转动,从而实现喷嘴的左右移动;供水装置管道与喷嘴连接;喷嘴的两侧通过左、右支板设置左、右位置检测器,左、右位置检测器与检测控制系统进行电连接。
实施时,首先将储水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源,然后,将透水材料置于透水材料支座的上方,使其透水材料的上表面水平;开启检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供水装置向喷嘴喷水,并且由检测控制系统控制通过喷头控制电机正向转动,喷头控制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带动套筒在丝杆上移动,从而实现喷嘴在透水材料的上方由左向右移动;当左位置检测器运动到阻水结构外壁接触时,左位置检测器给检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信号,由检测控制系统控制喷头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实现喷嘴在透水材料的上方由右向左移动,当右位置检测器运动到阻水结构外壁接触时,右位置检测器给检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信号,由检测控制系统控制喷头控制电机再正向转动,这样实现喷嘴在透水材料的上方左右均匀运动,实现透水材料的上表面均匀喷水。
在喷头运动的过程中,左位置检测器、右位置检测器实现到位检测,辅助检测控制系统对喷头控制电机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0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钢板
- 下一篇:奥氏体系耐热钢及涡轮机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