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扣式无汞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0305.3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良秀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胡丽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盖 金属带材 填充料 电镀层 正极壳 正极 本实用新型 塑胶密封圈 负极 高温胶带 无汞电池 电镀 隔膜纸 扣式 填充 密封 有效防止电池 基体内表面 正负极 冲制 漏液 贴胶 胀气 绝缘 隔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式无汞电池,包括负极盖、正极壳、隔膜纸以及塑胶密封圈,所述负极盖内填充有负极填充料,所述正极壳内填充有正极填充料,所述正极填充料与负极填充料之间通过所述隔膜纸隔离,且所述正极壳与负极盖之间通过所述塑胶密封圈密封,实现正负极绝缘和密封,其中,负极盖包括负极盖基体及位于所述负极盖基体内表面的电镀层,所述负极盖基体为金属带材先采用贴胶法在金属带材其中一面镀上电镀层后再冲制而成,具体地,是在电镀前先采用高温胶带贴在金属带材的其中一面进行保护,保证对金属带材进行电镀时贴高温胶带的面不上电镀层。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盖能有效防止电池发生胀气和漏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扣式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扣式无汞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扣式无汞电池用的负极盖,都是由冷扎钢带冲压成型负极盖后,然后在表面滚镀铜锡合金层,再对负极盖的外表面的镀层进行去除:具体是通过专用的模具,用化学方法去除外表面的镀层,保留负极盖内表面的镀层,最后用于生产扣式无汞电池。负极盖需去除外表面的镀层的原因在于镀层中含有铜、锡金属,如不对其进行去除,负极盖外表面镀层中的铜、锡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氧化变色,从而影响外观和导电性能。此外,扣式无汞电池在放电程中,会在负极盖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负极产的气体会形成内压,内压大到一定的时候,由于正极壳的表面积比负极大的多,通常将正极壳压的向外凸,严重的会使正负极分离。
现有的这种扣式无汞电池用的负极盖的生产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用化学方法去除负极盖外表面的镀层时,负极盖弯曲位内侧的镀层无法去除,做成产品后,约在三个月后,没有去除的镀层易氧化形成铜绿色或是黑灰色附着在电池的外表面,同样会影响外观和导电性能。
2、用此法去除负极盖外面镀层,生产效率低,并易对负极盖里面的镀层造成损伤,影响电池成品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中扣式无汞电池负极盖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扣式无汞电池负极盖及扣式无汞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扣式无汞电池,包括负极盖、正极壳、隔膜纸以及塑胶密封圈,所述负极盖内填充有负极填充料,所述正极壳内填充有正极填充料,所述正极填充料与负极填充料之间通过所述隔膜纸隔离,且所述正极壳与负极盖之间通过所述塑胶密封圈密封,实现正负极绝缘和密封,所述负极盖包括负极盖基体及位于所述负极盖基体内表面的电镀层,所述电镀层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电镀层和第二电镀层,且所述第二电镀层为铜镀层,负极盖为金属带材采用采用PET材质的高温胶带保护性电镀有所需电镀层后冲制而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负极填充料为锌粉和碱性电液混合物,所述正极填充料为锰粉。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镀层为铟镀层或者锡镀层或者锡铟合金镀层或者锡铜合金镀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镀层和第二电镀层的厚度都为1~10微米。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镀层为镍镀层,且所述第二电镀层外还镀有第三电镀层,所述第三电镀层为铟镀层或者锡铟合金镀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镀层、第二电镀层和第三电镀层的厚度都为1~10 微米。
作为优选地,所述锡铟合金镀层为铟含量为10%~50%的合金,所述锡铜合金镀层为铜含量为10%~50%的合金。
作为优选地,所述负极盖为金属带材的其中一面采用高温胶带进行保护性电镀上电镀层后再冲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良秀,未经徐良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0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