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00104.3 | 申请日: | 2017-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阳;李强;刘乐;张玉磊;梁经纬;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昭阳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桥梁工程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随着交通事业篷勃发展,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的高等级公路数量逐年增加,我国公路事业开始进人以建设高等级公路为重点的新阶段。高等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的设计,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使乘客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目前,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不影响行人通行,多会在桥梁下安装防护网,用来防止落石对行人造成伤害,现有的防护网,主要由脚手架搭建的网,然后上面采用铁丝网和金属网覆盖。
现有的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防护效果不好,如掉落大颗粒的落石,掉落在防护网上,累计过多,会使得防护网受压过重,导致支撑柱以及防护网自身发生形变,掉落在防护网上的落石难以清理,同时如果掉落小颗粒的落石,其直接通过传统的防护网,掉落在地面上,造成不美观以及增加清理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有的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防护效果不好,如掉落大颗粒的落石,掉落在防护网上,累计过多,会使得防护网受压过重,导致支撑柱以及防护网自身发生形变,掉落在防护网上的落石难以清理,同时如果掉落小颗粒的落石,其直接通过传统的防护网,掉落在地面上,造成不美观以及增加清理的工作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包括左栏杆、警示牌、第一钢丝防护网和支撑架,所述左栏杆的右端设置有右栏杆,且其与右栏杆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左栏杆和右栏杆的外表面上包裹有荧光纸,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有固定块,且其下端安置有底座,所述固定块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通孔,所述警示牌的外表面后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警示牌通过挂钩悬挂在伸缩杆上,所述左栏杆的内部设置有柱孔,所述第一钢丝防护网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钢丝防护网,所述第二钢丝防护网的下端安置有接料室,所述接料室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导轨,且其外表面上安置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活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防护网、第二钢丝防护网与接料室均安装在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防护网的网孔大于第二钢丝防护网的网孔。
优选的,所述左栏杆、右栏杆上均安装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左栏杆、右栏杆为可拆卸连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将上部防护以及地面防护相结合,实现双功能,不仅能够对桥梁下通过的行人进行保护,同时又能够利用左右栏杆、伸缩杆和警示牌对桥梁通过的行人进行警示;改变传统的防护网,采用双层防护网,分离不同的落石,同时利用接料室收集通过第二钢丝防护网的细小落石,并将两组防护网以及接料室均安装在导轨上,可方便清理遗留的落石,不会损坏到防护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钢丝防护网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钢丝防护网安装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栏杆,2、右栏杆,3、荧光纸,4、伸缩杆,5、固定块,6、通孔,7、挂钩,8、警示牌,9、柱孔,10、第一钢丝防护网,11、底座,12、第二钢丝防护网,13、接料室,14、导轨,15、挡板,16、控制器,17、活动装置,18、固定装置,1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昭阳,未经刘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0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