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轮侦察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9853.9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常建;杨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侦察 机器人 | ||
1.一种四轮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沿周向设有轮胎组件(12),所述车身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摄像头组件(10),所述车身前侧设有一俯仰摄像头组件,所述车身上方罩设有上盖(11),所述上盖(11)上设有云台窗口(11-1),所述车身内设有车体主控板(5)、轮胎驱动组件(7)、云台传动组件(8)、云台升降组件(9)和图传模块(6),所述车体主控板(5)分别与轮胎驱动组件(7)、云台传动组件(8)和图传模块(6)线路连接,所述轮胎驱动组件(7)与所述轮胎组件(12)传动连接,所述云台传动组件(8)与所述云台升降组件(9)传动连接,所述云台升降组件(9)固定在所述车身内底板上,且向上延伸从所述云台窗口(11-1)穿出,所述车身底部设有为所述侦察机器人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池(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升降组件(9)包括云台上支撑座(9-1)、云台连杆升降机构(9-2)、云台下支撑座(9-3)和360°摄像头(9-4),所述云台上支撑座(9-1)上设有上滑槽(9-6),所述云台下支撑座(9-3)上设有下滑槽,所述上滑槽(9-6)与所述下滑槽相互平行,所述云台连杆升降机构(9-2)包括上固定端、上活动端、下固定端和下活动端,所述上固定端通过上固定销轴(9-7)与所述云台上支撑座(9-1)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动端通过上活动销轴(9-8)与所述上滑槽(9-6)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端通过固定座(9-9)固定在所述云台下支撑座(9-3)上,所述下活动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下活动端座(9-10),所述下活动端座(9-10)上固定连接下销钉(9-11),所述下销钉(9-11)下端延伸至下滑槽内,且与所述下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云台下支撑座(9-3)固定在所述车身内的底板上,所述360°摄像头(9-4)固定连接在所述云台上支撑座(9-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传动组件(8)包括电机固定架(8-1)、云台电机(8-2)、丝杠(8-3)、导轨(8-4)、皮带传动机构、立式轴承座(8-5)、丝杠螺母(8-6)、螺母连接座(8-7),所述电机固定架(8-1)固定在所述车身内的底板上,所述云台电机(8-2)和丝杠(8-3)位于所述电机固定架(8-1)的一侧,所述皮带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电机固定架(8-1)的另一侧,且所述云台电机(8-2)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8-1)上,所述云台电机(8-2)输出轴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8-8)与所述丝杠(8-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8-3)两端通过立式轴承座(8-5)固定在所述车身内,所述丝杠螺母(8-6)与所述丝杠(8-3)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杠螺母(8-6)外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连接座(8-7),所述螺母连接座(8-7)上方固定连接导轨(8-4),所述下销钉(9-11)穿过所述下滑槽的一端与所述导轨(8-4)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摄像头组件(10)包括侧方壳体(10-1)和侧方摄像头(10-2),所述侧方壳体(10-1)与所述车身连接的一侧设有轮胎皮带导向槽(10-3),所述轮胎皮带导向槽(10-3)的内圈内设有摄像头固定架(10-4),所述侧方摄像头(10-2)通过摄像头固定架(10-4)与所述侧方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侧方摄像头(10-2)上罩设有侧方罩子(10-5),且所述侧方罩子(10-5)上与所述侧方摄像头(10-2)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透光的玻璃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组件(1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车身前部左右两侧的从动轮(12-1)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车身后部左右两侧的驱动轮(12-2),同侧的从动轮(12-1)和驱动轮(12-2)通过轮胎皮带(12-3)和/或可拆卸履带(12-9)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98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 下一篇:多自由度的人体肢臂助力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