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面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9838.4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之峰诺华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8 | 分类号: | E04F15/18;E04F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楼地面装修构造,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地面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运动和娱乐逐渐兴起,如室内羽毛球、篮球场地、舞厅等,人们需要经常跑动或跳跃,这些场所地面若缺少有效降噪减震措施,产生的噪声和震动对楼下影响较大,影响人的居住环境。
授权公告号为CN20417476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楼地面减震降噪建筑构件,包括砂浆找平层,在砂浆找平层上设置有TPX保温板,TPX保温板按照三层错缝铺设,在TPX保温板上设置有二层错缝铺设的高弹橡胶板,钢龙骨设置在高弹橡胶板上,在钢龙骨之间及周边空隙粘贴有多孔吸声砖。该实用新型起到隔绝噪声、减小震动的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采用钢龙骨使得整体结构较硬,减震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减震结构,有效降低楼面之间震动传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面减震结构,包括原结构层,所述地面减震结构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原结构层上方的地固层、隔音层、减震层、支撑层、钢网层、地板层,所述隔音层与所述减震层卡接;所述隔音层与所述减震层之间设有若干缓冲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板层上产生的震动向下传递时,先经过钢网层变形吸收震动起到初步减震作用,然后再经过减震层进一步减弱震动,降低传递到原结构层上的震感;隔音层可以减少震动产生的噪音。隔音层与减震层卡接方便铺设,提高装修效率;减震层受到压力向隔音层运动时,缓冲件变形吸收一部分震动能,减少震动幅度,使得整体结构具有一定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层的顶面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减震层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卡固的减震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条与定位槽卡接固定,防止减震层与隔音层在水平面上相对位移,铺设时不必再额外采取措施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件沿所述定位槽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件受到冲击时均匀变形,使得减震结构柔性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层的顶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支撑层为点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支撑层与减震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凸起处受到外部压力时,同等的压力作用造成的压强更大,凸起更容易发生变形,及时吸收外部震动产生的能量,减震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形成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声音从支撑层向减震层传递时,不是直接的固体之间传递而是在空气中传递,降低声音的传播速度,起到初步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层内部密布有微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纳米泡沫的微孔使人耳敏感频率带的的声能产生腔体共振,消弱声音的能量,达到隔绝撞击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层为高密度胶连聚乙烯发泡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层为纤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板的反射性能强以阻止声音透过,从而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板层为木地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运动摔倒与地面接触时,木材与人体的冲击、抗力都比其他建筑材料柔和、自然,有益于保护人体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有效降低楼上产生的震动向楼下传递,提高楼下居住环境质量;2.有效降低了楼上震动产生的噪音对楼下的影响,提高楼下居住环境质量;3.部分结构层之间可拆卸安装铺设,便于后期重新装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各层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为显示实施例的减震层与隔音层的安装结构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原结构层;2、地固层;3、隔音层;31、定位槽;32、缓冲件;4、减震层;41、凸起;42、减震条;43、微孔;44、空腔;5、支撑层;6、钢网层;7、地板层;8、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之峰诺华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之峰诺华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9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自流平地面
- 下一篇:中式罗马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