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雾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99597.3 | 申请日: | 2017-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容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雾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烟雾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烟雾探测器壳体的表面都留有较大圆形的烟雾通孔,在悬置在房间天花板上,烟雾通孔容易进入大量的灰尘,时间长后,灰尘会覆盖到烟雾探测器壳体内的线路板上,或堵塞在烟雾通孔内,导致烟雾无法通过通孔进入传感器内部,最终导致无线烟雾探测器失灵,起不到火灾报警的功能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3606920U,公开日为2014年5月21日,公开了一种无线烟雾传感器壳体,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圆盘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中部向上延伸出圆台状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壳体上表面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形成圆环状的弧形斜坡,所述弧形斜坡上设有等间隔分布的若干组的烟雾通孔组,每组烟雾通孔组包括并排分布的长条形的三个烟雾通孔。
上述现有技术,烟雾通孔为长条形,分布在壳体的凸起处的斜坡上,仍然会导致灰尘堆积在烟雾通孔内,造成烟雾通孔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雾传感器,具有防止灰尘堆积在烟雾通孔从而造成烟雾通孔堵塞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雾传感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下表面的进烟孔,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风轮,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排烟孔;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风轮转动以使烟雾经进烟孔内吸入并从排烟孔排出的微型电机;所述风轮的中心腔内设有光电烟雾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型电机驱动风轮转动,搅动壳体内的气体,气体从排烟孔排出,在风轮中心形成负压,将空气从进烟孔吸入壳体内,光电烟雾传感器对吸入的空气进行监测;这样通过风轮向壳体内吸空气,一方面形成流动的气流,可以防止灰尘停留在进烟孔从而对进烟孔造成堵塞,另一方面,采取主动吸气的方式,将空气吸入壳体内,能加快光电烟雾传感器对烟雾的检测速度,及时发现烟雾。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圆柱形的上壳体和上端面小于下端面的圆台形的下壳体,排烟孔设置在下壳体的侧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烟孔设置在下壳体的侧壁上,下壳体为上端面小于下端面的圆台形,这样向斜上方进行排气,减少了排出的气流与吸入的气流产生交汇,对吸入的气流进行冲击,使吸入的气流产生不稳定的波动;以及降低排出的气流将吸入的气流的烟冲散使烟雾弄度降低,提高了烟雾检测的精准度。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底面向上拱起形成集烟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壳体底面向上拱起形成集烟腔,具有拢烟效果,使烟在到达吸烟区域时减少外溢现象,且增大了吸烟的表面积,提高了烟雾检测的精准度。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内底面设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防止灰尘被吸入壳体内,对光电烟雾传感器的工作造成干扰。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底面中心转动连接有对过滤网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期使用,灰尘会堵塞过滤网的网孔,从而降低吸气效果,通过设置清洁组件,对过滤网进行旋转清洁,防止灰尘堵塞过滤网的网孔。
进一步,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下壳体底面中心的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包括与过滤网贴合的刷毛部,以及驱动毛刷组件进行旋转的减速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刷毛部对过滤网进行清洁,由于风轮转速较快,而毛刷部的转动速度若太快就会产生噪音且加速刷毛的磨损,通过减速驱动组件将风轮与毛刷组件实现联动,降低刷毛部转动的速度,既能减少工作噪音,又能减缓刷毛的磨损。
进一步,所述刷毛部包括三个从中心转轴向外发散设置的刷臂,刷臂上与过滤网贴合的面上设有刷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部包括三个刷臂,刷臂上设有与过滤网贴合的刷毛,通过刷毛在过滤网表面移动对过滤网进行清洁。
进一步,所述相邻刷臂之间设有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刷臂带动刷毛沿过滤网表面移动,刷毛与过滤网表面产生摩擦力,使刷臂上产生弯曲应力,通过设置连接相邻刷臂的加强筋,提高了刷臂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减速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风轮外侧壁的上环形齿轮和固定在刷臂上的从动齿环,所述上环形齿轮与从动齿环之间设有三个相同的与上环形齿轮和从动齿环啮合的行星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容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容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9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式冷拔钢丝钢纤维轧制生产设备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易粉刷的墙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