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化学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9306.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博;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恒量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功率大电流充放电的电化学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电化学器件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电化学器件早期主要用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个人小型电器用品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领域的拓展,电化学器件开始向摩托车、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车领域发展,特别是的近期,用作车用大功率充放电电源发展迅速,但传统的电化学器件设计采用钢壳,铝塑膜或塑壳等设计,电流的引出结构按小电流充放设计,难以承载大电流充放电,影响电化学器件的使用效果和负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内阻更低,高导电、高导热、壳体绝缘性更好、使用过程更安全、能够承载大电流充放电的电化学器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化学器件,包括:
两端开口的壳体;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分别封堵固定于所述壳体两端开口处的正极端盖和负极端盖;
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芯;
形成于所述内芯上的正极全极耳和负极全极耳;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与所述正极全极耳固定连接的正极汇流片;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与所述负极全极耳固定连接的负极汇流片;
布置于所述正极端盖外侧、且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正极汇流片锁紧固定的正电极片;以及
布置于所述负极端盖外侧、且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负极汇流片锁紧固定的负电极片。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正电极片与所述正极端盖之间设置有正电极绝缘密封圈,所述负电极片与所述负极端盖之间设置有负电极绝缘密封圈。
所述正极汇流片、正极端盖和正电极片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用于锁入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孔,所述负极汇流片、负极端盖和负电极片上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用于锁入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孔。
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正电极片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正电极片上的所述螺栓孔密封住;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负电极片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负电极片上的所述螺栓孔密封住。
所述内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正极片的基材为微孔铝箔,其孔径为0-200微米,孔隙为率0-50%,正极片基材表面涂覆一层0-20微米厚的导电碳层;所述负极片的基材为微孔铜箔,其孔径为0-200微米,孔隙为率0-50%,负极片基材表面涂覆一层0-20微米厚的导电碳层。
所述正极汇流片的材质为纯铝或铝合金。
所述负极汇流片的材质为纯铜或铜合金。
所述正电极片的材质为铝镀镍,其截面积不小于所述正极全极耳的截面积。
所述负电极片的材质为铜镀镍,其截面积不小于所述负极全极耳的截面积。
本申请的优点是:
1、正负极耳采用全极耳结构,汇流排与极耳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结合在一起,做到极耳导流截面积最大化,提高化学元器件的导电、导热能力,便于大电流充电、放电。
2、该化学元器件结构巧妙,整个工艺设计兼顾高功率和高容量型化学元器件的制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适合规模化生产。
3、正负极端盖与壳体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结合在一起,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有效防止壳体内电解液溢出。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化学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正极端盖,3-负极端盖,4-内芯,5-正极汇流片,6-负极汇流片,7-正电极片,8-负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恒量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恒量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9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永临方案结合塔
- 下一篇:抱枕(企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