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有载分接开关配套的极性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6998.3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镭;吴耀辉;宋江保;常青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森宝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0 | 分类号: | H01H9/00;H01F2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载分接 开关 配套 极性 转换器 | ||
1.一种与有载分接开关配套的极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拉杆(1)、第一绝缘支撑杆(2)、第二绝缘支撑杆(22),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2)和第二绝缘支撑杆(22)分别设置在绝缘拉杆(1)的两侧,所述绝缘拉杆(1)可相对第一绝缘支撑杆(2)、第二绝缘支撑杆(2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绝缘拉杆(1)设置至少有1个动触头组,所述动触头组包括3个动触头,所述3个动触头在绝缘拉杆(1)的竖直方向上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动触头(3)、第二动触头(4)、第三动触头(5);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2)上设置至少有1个第一静触头组,所述第一静触头组包括2个静触头,所述2个静触头在第一绝缘支撑杆(2)上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静触头(6)、第二静触头(7);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22)上设置至少有1个第二静触头组,所述第二静触头组包括3个静触头,所述3个静触头在第一绝缘支撑杆(2)上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三静触头(8)、第四静触头(9)、第五静触头(10);
当绝缘拉杆(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动触头可通过绝缘拉杆(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且与静触头相接触;
所述第一动触头(3)、第二动触头(4)、第三动触头(5)的宽度大于第一静触头(6)和第二静触头(7)之间的距离、第三静触头(8)和第四静触头(9)之间的距离、第四静触头(9)和第五静触头(10)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载分接开关(18)和绕组(20),所述绕组(20)包括主绕组(26)和分接绕组(21),分接绕组(21)上设置有多个分接头,所述有载分接开关(18)包括分接开关第1档(19)、分接开关最大档(23)和分接动触头(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载分接开关(18)和绕组(20),所述绕组(20)包括公共绕组(27)和分接绕组(21),分接绕组(21)上设置有多个分接头,所述有载分接开关(18)包括分接开关第1档(19)、分接开关最大档(23)和分接动触头(2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性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该极性转化器与有载分接开关相连接包括正极性位置和负极性位置;
正极性位置时,第一静触头(6)通过第二动触头(4)与第四静触头(9)相连通,所述第一静触头(6)与有载分接开关(18)的分接开关第1档(19)相连接,所述第四静触头(9)与主绕组(2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静触头(7)通过第三动触头(5)与第五静触头(10)相连接,第二静触头(7)与有载分接开关(18)的分接动触头(25)相连接;电流依次通过主绕组(26)、第四静触头(9)、第二动触头(4)、第一静触头(6)、分接绕组(21)、第二静触头(7)、第三动触头(5)、第五静触头(10)形成第一位置时的电流通道;
负极性位置时,第一静触头(6)通过第一动触头(3)与第三静触头(8)相连通,所述第一静触头(6)与有载分接开关(18)的分接开关第1档(19)相连接,所述第三静触头(8)与第五静触头短接;第二静触头(7)通过第二动触头(4)与第四静触头(9)相连接,第二静触头(7)与有载分接开关(18)的分接动触头(25)相连接,第四静触头(9)与主绕组(26)的一端相连接;电流依次通过主绕组(26)、第四静触头(9)、第二动触头(4)、第二静触头(7)、分接绕组(21)、第一静触头(6)、第一动触头(3)、第三静触头(8)、第五静触头(10)形成第二位置时的电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森宝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森宝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9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式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 下一篇:磁保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