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皮带机变频节能在线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96355.9 | 申请日: | 2017-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森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机 变频 节能 在线 控制系统 | ||
1.一种矿用皮带机变频节能在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闭锁开关、变压器、开关电源、三相电流互感器、三相电参数采集器、料流传感器、服务器、显示屏、可编程控制器、Internet网、客户端;
其中,闭锁开关串接于变频器的三相输入端;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变频器的其中两相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三相电流互感器套设于变频器的三相输入端;
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两个电源端分别与开关电源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三相电流信号输入端与三相电流互感器的三相输出端连接;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三相电压信号输入端与变频器的三相输入端连接;
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三相电流信号输出端、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两个电压信号输出端、料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变频器的信号输入端、服务器的信号输入端、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客户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Internet网与服务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皮带机变频节能在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参数采集器包括电流采集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
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包括第一至第七运放(U1~U7);
第一运放(U1)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五电阻(R5)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一相电流信号输入端(IA)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第一运放(U1)的负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与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十七电阻(R27)接地;第二运放(U2)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十二电阻(R12)接地;第二运放(U2)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与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一相电流信号输出端(Ia)连接;第三运放(U3)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二相电流信号输入端(IB)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第三运放(U3)的负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二十三电阻(R23)与第三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十八电阻(R28)接地;第四运放(U4)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第三运放(U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四运放(U4)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二十四电阻(R24)与第四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二相电流信号输出端(Ib)连接;第五运放(U5)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三相电流信号输入端(IC)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第五运放(U5)的负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与第五运放(U5)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接地;第六运放(U6)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五运放(U5)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十八电阻(R18)接地;第六运放(U6)的负输入端通过第二十六电阻(R26)与第六运放(U6)的输出端连接;第六运放(U6)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三相电流信号输出端(Ic)连接;第七运放(U7)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十九电阻(R19)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正电源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十电阻(R20)接地;第七运放(U7)的负输入端与第七运放(U7)的输出端连接;第七运放(U7)的输出端一方面通过第一电阻(R1)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一相电流信号输入端(IA)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七电阻(R7)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二相电流信号输入端(IB)连接,第三方面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三相电流信号输入端(IC)连接;
所述电压采集模块包括由第五至第八二极管(D5~D8)组成的第一整流桥、由第九至第十二二极管(D9~D12)组成的第二整流桥、第八至第十一运放(U8~U11);
第一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电阻(R30)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一相电压信号输入端(L1)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三十九电阻(R39)、第三十八电阻(R38)、第三十七电阻(R37)、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五电阻(R35)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二相电压信号输入端(L2)连接;第二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依次通过第四十四电阻(R44)、第四十三电阻(R43)、第四十二电阻(R42)、第四十一电阻(R41)、第四十电阻(R40)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二相电压信号输入端(L2)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依次通过第四十九电阻(R49)、第四十八电阻(R48)、第四十七电阻(R47)、第四十六电阻(R46)、第四十五电阻(R45)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第三相电压信号输入端(L3)连接;第八运放(U8)的正输入端与第一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八运放(U8)的负输入端一方面与第一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六十一电阻(R61)与第八运放(U8)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方面通过第十三电容(C13)与第八运放(U8)的输出端连接;第九运放(U9)的正输入端通过第五十四电阻(R54)与第八运放(U8)的输出端连接;第九运放(U9)的负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五十七电阻(R57)与第九运放(U9)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五十三电阻(R53)接地;第九运放(U9)的输出端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d轴电压信号输出端(VD+)连接;第十运放(U10)的正输入端与第二整流桥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十运放(U10)的负输入端一方面与第二整流桥的负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依次通过第五十九电阻(R59)、第五十八电阻(R58)与第八运放(U8)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三方面依次通过第五十九电阻(R59)、第十二电容(C12)与第八运放(U8)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一运放(U11)的正输入端一方面与第十运放(U1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五十六电阻(R56)与第九运放(U9)的正输入端连接;第十一运放(U11)的负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六十二电阻(R62)与第十一运放(U1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依次通过第五十电阻(R50)、第六十三电阻(R63)接地;第十一运放(U11)的输出端与三相电参数采集器的q轴电压信号输出端(VQ+)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森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森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3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