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5695.X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陶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晨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识别技术,尤其是一种指静脉识别技术。
背景技术
手指静脉识别是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其主要优势在于静脉藏匿于身体内部,不易窃取和复制,且只有活体才有静脉。相对于指纹等传统身份鉴别技术,其安全性能更高,在安全门禁、信用卡验证、医学鉴定、罪犯识别与档案管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手指静脉图像获取依据近红外线穿过手指时部分射线被血色素吸收的机理从而实现手指静脉图像的显示。
在这一具体的识别过程中,由于手指厚薄、静脉粗细差异明显,以及手指摆动造成的成像距离变化,且成像时静脉脉络受肌肉、骨骼及其它噪声的干扰大,影响到的误差会导致手指静脉图像清晰度低、不均匀。而质量太差的静脉图像不易提取特征,严重影响后续特征识别的性能。因此,如何在识别时确保手指成像距离稳定,光源强度稳定是一个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静脉识别装置,本装置具有识别增强模块,识别增强模块包括手指定位装置、照射增强装置和成像增强装置的一种或几种,手指定位装置通过结构光照射指尖和指末测得手指的俯仰角和偏移角,获得良好的手指位置信息;照射增强装置通过聚光镜让光源聚焦到手指上,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成像增强装置通过反射结构获得足够的边缘信息以及较长的光程,获得良好的成像对比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手指槽以及照射光源模块和成像模块,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识别增强模块,所述的识别增强模块包括手指定位装置、照射增强装置和成像增强装置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手指定位装置包括反射光源组,所述的反射光源组包括设置有相对所述手指槽指尖部分和指末部分的定位光源,所述的定位光源向所述的手指槽方向照射近红外光。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光源上方设置有形成结构光的透镜,所述定位光源照射出的近红外光通过透镜形成结构光照射向手指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照射增强装置包括聚光镜,所述的照射光源模块通过所述聚光镜向手指槽方向照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照射光源模块包括LED阵列,所述的LED阵列通过所述聚光镜向手指槽方向照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成像增强装置包括初次反射镜,所述的初次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手指槽的下方,所述的初次反射镜与所述的手指槽之间具有45度夹角,所述的成像模块面向所述的反射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成像增强装置包括初次反射镜和二次反射镜,所述的初次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手指槽的下方,所述的初次反射镜与所述的手指槽之间具有53度夹角,所述二次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初次反射镜上方且与所述的初次反射镜平行,所述的成像模块面对所述的二次反射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成像模块包括摄像装置和红外滤光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手指槽内设置有与指尖相配合的微触开关,所述的微触开关控制所述的照射光源模块、所述的成像模块和所述的识别增强模块开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微触开关上还设置有振动反馈装置。
指静脉识别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近红外光照射手指,近红外线穿过手指时部分射线被血色素吸收从而实现手指静脉图像的显示,再然后根据静脉图像进行识别。在指静脉照射时手指需要禁止的放置在适合的像距和物距位置,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成像质量和手指边缘信息、排除杂光的干扰,从而快速精确的进行识别。在实际的识别过程中,手指是否移动、像距和物距是否合适严重影响到识别的精度和速度。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往往会设计出复杂繁琐的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但这些复杂的算法只能相对提高图像精度,并不能完全杜绝这些问题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同时误差率也比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晨,未经徐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5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膜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监理信息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