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尘化砂浆配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5083.0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甘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盛大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尘化 砂浆 配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尘化砂浆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干粉砂浆(又称干混砂浆)是一种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它是将粉状的沙子、水泥及其它添加剂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使用时,只需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水并进行搅拌即可,由于干粉砂浆预先进行配料混合,有利于建筑生产的标准化和分工的细化,以提高建设效率和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成本,因此推广使用干粉砂浆是取代现场人工配制、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在处理粉料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散装的粉料以及各种小料预先压入储仓中以等待进一步的搅拌。但在此过程中,经常会扬起大量粉尘形成粉尘污染,严重影响搅拌站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尘化砂浆配料系统。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尘化砂浆配料系统,其关键在于:一种无尘化砂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罐,该混料罐内设有搅拌桨叶,所述混料罐上设有至少一根下料管道,每根所述下料管道分别连接有除尘组件;
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环形的挡尘板,所述挡尘板套设在对应的所述下料管道上,所述挡尘板上设有自垂型挡尘套筒,所述下料管道的下料端从所述挡尘板的内圈伸入所述挡尘套筒内,所述挡尘套筒连接有至少一根负压除尘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料时关闭下料管道,混料结束后,继续缓慢转动搅拌桨叶,打开下料管道,将接料袋对准下料管道的出料口接料,由于在下料管道上套设了挡尘套筒,接料过程中扬起的粉尘被包裹住不会四处飞散,而负压除尘管利用压差将挡尘套筒内的空气连通空气中的扬尘一起吸入,吸附的扬尘可集中收集起来回收利用或另做处理,这种方式极大地减少了配料过程中的粉尘,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
进一步,上述下料管道共三根,其中一根下料管道的直径大于另外两根下料管道的直径,直径较大的所述下料管道位于另外两根直径较小的下料管道之间。采用此设计在计量包装中,先利用大口径的下料管道进行粗下料,当接近包装要求时通过移送装置移送到口径较小的下料管道下方,在下料的同时计量称重。
上述搅拌桨叶为螺旋形搅拌桨叶,该螺旋形搅拌桨叶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下料管道的落料方向垂直。采用此设计既方便搅拌又可利用该搅拌桨叶下料。
上述挡尘套筒的上端与所述挡尘板固定连接,所述挡尘套筒的下端设有配重件。采用此方案配置件使挡尘套筒始终垂直悬挂,不受压差影响而飞扬影响使用。
上述配重件为铁环,所述挡尘套筒的下边缘固定在所述铁环上,该铁环上设有收卷挂钩,所述挡尘板上对应所述收卷挂钩设有挂钩孔。采用此设计一个接料袋接料完成后需要换袋时,可通过收卷挂钩将挡尘套筒收卷挂起,方便套袋。
上述挡尘套筒为布筒,该布筒的内壁上设有防尘层,所述防尘层的材质为不透气材质。采用此设计布筒内壁上的防尘层可防止套筒内的粉尘穿透布筒。
上述挡尘板上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多个除尘孔,每个所述除尘孔分别连接有一根所述负压除尘管,所有所述负压除尘管的进风端穿过所述除尘孔后伸入所述挡尘套筒内,所述挂钩孔位于所述除尘孔的外侧。采用此方案多个负压除尘管同时除尘,除尘效果好。
上述下料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挂接插杆,该挂接插杆的自由端呈针尖状,所述挂接插杆位于所述负压除尘管进风端下方的所述下料管道上。采用此方案包装袋可挂接在挂接插杆,下料产生的粉尘顺着袋口上升进入负压除尘管,除尘效果更换。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在计量包装中,先利用大口径的下料管道进行粗下料,当接近包装要求时通过移送装置移送到口径较小的下料管道下方,在下料的同时计量称重,而下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顺着袋口上升并被挡尘套筒包裹住不会四处飞散,而负压除尘管利用压差将挡尘套筒内的空气连通空气中的扬尘一起吸入,吸附的扬尘可集中收集起来回收利用或另做处理,这种方式极大地减少了配料过程中的粉尘,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挡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盛大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盛大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5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