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服装舒适标示带及婴儿服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4926.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7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军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A4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服装 舒适 标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服装舒适标示带及婴儿服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儿的穿衣舒适度越来越受到重视,穿衣的舒适度不仅影响婴幼儿的舒适度,还影响其生长。接触面压舒适度、活动伸展舒适度和湿热舒适度,是三个最主要的舒适度。婴幼儿运动量较大,腰部、肩部、臀部、肘部、膝盖等部位是婴儿活动时拉伸比较大的部位,服装面料的拉伸性会影响婴儿的舒适度。但目前婴儿服装设计没有指示活动伸展舒适度的设计,依然停留在几千年来原始的目测、手感体验等原始手段。由于婴幼儿不会表达,人们无法知道服装的伸展性如何以及婴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受到伸展性束缚,从而影响婴儿生长活动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服装舒适标示带及婴儿服装,所述标示带能够清晰的指示出″活动伸展变量″,达到指示活动伸展舒适度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服装舒适标示带,所述标示带为采用针织方法制作而成的内外双层结构,其中内层和外层的颜色不同,所述标示带通过内外层颜色的不同来指示服装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标示带内层的颜色比外层的颜色深。
进一步的,所述标示带的外层在横向上间隔设置有跳针区域;
所述标示带具有横向可拉伸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标示带呈现外层颜色;在拉伸5-30%时,所述标示带跳针区域处呈现内层颜色。
进一步的,所述跳针区域的横向距离为2-10针,相邻跳针区域之间的横向距离为10-50针。
进一步的,所述跳针区域的编织方法为:织一针,跳一针,重复这个过程至跳针区域编织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标示带的外层采用棉成分不低于85%的混纺棉材料,所述标示带的内层采用棉成分不低于90%的混纺棉或全棉材料。
一种婴儿服装,在多个部位缝制有上述的标示带。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部位包括腰部、臀部、肘部、膝盖和后肩。
进一步的,所述标示带为长条形结构,所述标示带的长度方向为可拉伸方向,所述标示带的长度与其缝制部位相匹配,所述标示带的宽度为 1-1.5cm。
一种婴儿服装舒适标示带在指示婴儿服装的活动伸展舒适度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跳针工艺双面针织而成的标示带,缝制在婴儿服装的关键部位,所述标示带的外层颜色较内层颜色浅,由于外层采用了跳针工艺,当婴儿活动时,标示带被拉伸,外层跳针处显示出内层的颜色,从而可以清楚的指示婴儿服装在婴儿活动过程中的伸展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婴儿活动关键部位指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标示带的外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标示带的内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标示带拉伸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服装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服装的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后肩;2-肘部;3-腰部;4-臀部;5-膝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婴儿服装舒适标示带,添加在婴儿服装的多个部位,因为婴儿服装不允许有弹性或弹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舒适标示带,用于清晰指示婴儿活动时服装的伸展情况。通常来说,婴儿活动时拉伸最大的部位,为腰部3、臀部4、肘部2、膝盖5和后肩1,如图1所示,这些部位也是限制婴儿活动的关键部位,将标示带添加到上述部位可以指示婴儿服装的活动伸展舒适度。所述标示带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服装舒适度。具体而言,所述的标示带具有可拉伸性,且所述标示带的拉伸度应该略大于婴儿服装的拉伸度。当婴儿某个部位的活动度加大,此部位的服装被拉伸,婴儿服装正常情况下均有一定的裕量,当此裕量用完之后,婴儿进一步的活动会受到束缚,服装的舒适度下降,此时标示带会发生颜色变化,大人可直观从标示带的颜色变化了解婴儿服装的舒适性,决定是否为婴儿更换服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军,未经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4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烧结与电纺碳纤维相结合的金属3D打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菌透气绳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