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车智能化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4680.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殷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毅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车 智能化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车智能化管理系统,用于监控挂车状态。
背景技术
甩挂就是当配送车将满载的集装箱送到目的地时,车头与集装箱可以分离,车头再将满载的另一个集装箱运回,从而减少配送车返程的空载率,并最大限度地节约等候装卸的时间。甩挂运输是提高道路货运和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其早已成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流运输方式。
而挂车的有效管理是甩挂运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挂车管理至少包含如下要素:
1)挂车的位置:是在堆场、在运输中、处于静止状态、还是移动中;
2)挂车的状态:是否装载了集装箱、装载的集装箱箱号、是否连接了牵引车;
3)挂车的运营:(月/季/年)使用频率;(月/季/年)行驶里程。
现有的管理方案是在挂车出入货物堆场时通过对挂车“拍照”,通过影像人工识别挂车和集装箱的编号或者结合牵引车的GPS系统以实现挂车的管理。无法解决如下几个精细化管理要求:
1)挂车驶离堆场后:挂车的具体位置、是否在行驶状态、是否中途停靠、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挂车上的集装箱是否还在位、运输途中是否有装卸行为、挂车是否有异常倾斜、是否被移动、是否在装卸点、是否装载了集装箱、所装载集装箱的箱号;
2)在堆场内:挂车的具体位置、是否在闲置停放区、是否被移动、是否在装卸点、是否装载了集装箱、所装载集装箱的箱号;
3)如果装卸点是第三方货场(进出货场和装卸信息一般不会共享给挂车车队),是否在货场完成装卸——该问题是挂车租赁业务中的核心:美国挂车租赁一般从客户拿到挂车那一刻开始计费,直到客户(电话)通知挂车车主挂车使用完毕结束计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挂车车主经常在收到客户电话通知使用完毕,并派牵引车前往归还地点时,才发现客户还在“使用中”(还在卸货中),这样不仅造成业务结算差错,还耽误了牵引车司机的大量时间。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的挂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实际使用上,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挂车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挂车的位置、集装箱装载状态、拖车在位状态、行驶里程、行驶速度、堆放状态、环境温度、异常移动等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对信息进行二次数据分析以达到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挂车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微处理模块及与微处理模块链接的近场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内置传感器、GPS模块、RFID模块、外置传感器、外置光伏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外部取电接口、胎压监测模块、载重监测模块;
所述微处理模块用于协调整个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运作,其将GPS模块、RFID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内置传感器、外置传感器和电源管理模块的相关信息采集完成后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上报给云端后台进行处理,云端后台处理完成后将信息推送给客户端;
所述微处理模块由外部取电接口外接电源或外置光伏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进行供电;
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胎压监测模块、载重监测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外置传感器为电感式接近开关。
较佳地,所述的移动通信模块支持TCP/IP通信协议,为2G/3G/4G移动通信。
较佳地,所述的内置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光感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所述的运动传感器为6轴运动传感器。
较佳地,所述的GPS模块支持LBS+GPS双模定位。
较佳地,所述的RFID模块实现2.4GHz定向RFID扫描。
在上述的结构中,因挂车自身无动力,在挂车与牵引车“脱挂”期间、挂车与牵引车“连接”且牵引车“熄火”期间,需要定时上报自身的状态信息,如:位置、环境、异常状态等时,故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采用超低功耗待机电设计,在挂车与牵引车“接挂”期间,终端通过外部取电接口(挂车电气线束上的电源DC 12~24V)供电并对内置可充电电池(后备电池)充电;在挂车与牵引车“脱挂”期间,终端通过外置光伏模块(太阳能板)供电/充电,并根据电量储备自动进入超低功耗(<0.1mA)“休眠”状态,“休眠”状态下的终端能够被“异常移动”、“集装箱装卸”等动作唤醒并上报状态信息,在无动作唤醒时能够定时(一般4小时)上报自身状态。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毅,未经殷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4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弯管内孔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阀门内端面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