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4643.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平;陈杰;雷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F28C3/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邢粲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行业现场用换热装置设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冶金行业现场常采用集中蒸汽供热方式,通常是分户入网。生产单位则采用安装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换热设备来进行溶液及水的热交换。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换热设备一方面设备价格比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设备维护费用高,检修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直接用蒸汽加热溶液及水的方式可导致蒸汽消耗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换热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难维护以及能耗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易换热装置,包括热交换罐1、混合罐2、冷却罐3,热交换罐1与蒸汽管道相连,热交换罐1与混合罐2的上部相连,混合罐2的下部与冷却罐3顶部相连,热交换罐1的上设有进水管4,热交换罐1内设有套管6,套管6的上部开口贴合在热交换罐1的内顶壁上,热套管6的下部穿出热交换罐1底部与混合罐2相连;蒸汽管道与支管7前端相连,支管7从顶部贯穿热交换罐1一直延伸至套管6内;套管6上设有分布均匀的通孔,支管7位于套管6内的部分,其侧壁上设有分布均匀的通孔;混合罐2上设有气体补充管5。
进水管4上设有流体电控阀门,流体电控阀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相连,气体补充管5上设有气体电控阀门,气体电控阀门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相连,主控模块上设通用串口,通用串口连接控制开关组。
支管7内,其与蒸汽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初始温度采样传感器10、始温度采样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相连,热交换罐1内壁上第一参照温度传感器14,第二参照温度传感器13,第一参照温度传感器14,第二参照温度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相连;第一参照温度传感器14位于热交换罐1上部,第二参照温度传感器13位于进水管4与热交换罐1连接处附近。
套管6内设有套管温度传感器12,套管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相连。
支管7内设有支管温度传感器11,支管温度传感器11位于支管7内的中部,支管温度传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相连。
热交换罐1呈倾斜状,倾斜角度小于70度大于30度。
混合罐2内设有过滤管8,过滤管8呈L形,由横管和纵管组成,横管穿出混合罐2的侧壁与热套管6的下部穿相连,纵管上设有排水孔;纵管底部与混合罐2底部互补接触。
纵管底部设有参照温度传感器15,参照温度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相连。
冷却罐3内设有筛板9。
筛板9共有两个,上部的筛板9的孔径大于下部筛板9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热交换罐1、混合罐2、冷却罐3相互配合可以起到按需冷却、热水外排的作用,具体来说热交换罐1、混合罐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进行冷却,当热交换罐1完成冷却后用于冷却的水还能继续吸收热量是就能在冷却水通过混合罐2时再次加入热蒸汽。冷却罐3可以将温水储存,用暖气供暖或满足其他加热需求。
当蒸汽进入支管7,通过支管7上的孔,蒸汽能均匀扩散,配合套管6可以限制蒸汽的扩散范围,当蒸汽进入后,进水管4上的流体电控阀门开启,放入凉水,利用凉水吸收蒸汽的热量,从而起到冷却的作用。
支管7内的初始温度采样传感器10可以感知蒸汽的温度,并作为进水管4上的流体电控阀门开启时间的依据,即温度较高时,开启时间长,流入凉水多,反之则开启时间短,流入热水少。
第一参照温度传感器14与第二参照温度传感器13的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精确控制流体电控阀门的开启时间,当第一参照温度传感器14与第二参照温度传感器13的监测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标准值,且第一参照温度传感器14与第二参照温度传感器13监测的数值分别小于等于基准值时,就可以关闭流体电控阀门。
套管温度传感器12与支管温度传感器11用于监测温度的变化幅度,幅度变化数值可以指导气体电控阀门的开启时间。参照温度传感器15可以精确控制导气体电控阀门的闭合时间。
热交换罐1呈倾斜状,倾斜角度小于70度大于30度,可以方便降温用水迅速外排。
过滤管8呈L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防止积水回流。
冷却罐3内设有的筛板9可以过滤杂质,防止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4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退火炉修正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腐蚀超声波强化浸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