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4093.2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彩虹;李文亮;荆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瑞丰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00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线束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夹。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汽车管线或线束安装的线束夹普遍采用铁制作而成,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支架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溅上泥水等污物极易造成线束夹腐蚀生锈,线束夹需频繁更换;线束夹必须通过螺栓才能固定在车身支架上,需要消耗大量的螺栓;此外安装较为不便,线束安装耗时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使用螺栓,操作简单方便,能快速将管线或线束固定在车身支架上的汽车线束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线束夹,该汽车线束夹由固定压扣与管线固定夹两部分构成。所述固定压扣头部为半圆形,固定压扣尾部为圆柱形,固定压扣设有贯穿头部以及大部分尾部的十字型凹槽,十字型凹槽将固定压扣头部及大部分尾部分为四瓣,所述管线固定夹为设有缺口的圆环;所述固定压扣尾部端面固接于管线固定夹侧面中部。所述固定压扣与管线固定夹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线束夹的固定架头部压入安装孔内便可将线束固定在车身支架上,安装方便快捷,并且无需使用螺栓;避免了螺栓的消耗,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安装耗时少,降低了人工成本;
2)线束夹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不生锈,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中:1-固定压扣 2-管线固定夹 3-固定压扣头部 4-固定压扣尾部 5-十字型凹槽 6-缺口 7-固定压扣尾部端面 8-管线固定夹侧面中部 9-车身支架 10-线束 11-圆形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线束夹,采用橡胶材质制作,由固定压扣1与管线固定夹2 两部分构成。固定压扣1用于将线束夹固定在车身支架9上,管线固定夹2用于将线束 10固定在线束夹上。
固定压扣头部3为半圆形,固定压扣尾部4为圆柱形,固定压扣1设有贯穿头部以及大部分尾部的十字型凹槽5,将固定压扣头部3与固定压扣大部分尾部4分为四瓣,从而形成压扣式结构,压入圆形安装孔11时四瓣固定压扣1向中心靠拢,压入圆形安装孔11 后四瓣固定压扣1张开,从而将线束夹固定在圆形安装孔11内,进而将线束夹牢牢固定在车身支架9上。
管线固定夹2为有缺口5的圆环,线束10由缺口6装入管线固定夹2内。固定压扣尾部端面7固接于管线固定夹侧面中部8。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是:
1、在车身支架9需要安装线束10的部位钻与固定压扣头部3适配的圆形安装孔11;
2、将固定压扣头部3压入圆形安装孔11内;
3、将线束10由缺口5放入管线固定夹2内。
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安装步骤2与步骤3可对调。
将固定压扣头部3压入圆形安装孔11便可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车身支架9上,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需使用螺栓,避免了螺栓的消耗,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安装耗时少,降低了人工成本;线束夹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不生锈,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
以上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瑞丰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瑞丰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4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