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晾晒衣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3331.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1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彭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57/00 | 分类号: | D06F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晾晒 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晾晒衣架。
背景技术
晒衣架是人们每天使用的生活必需品,晒衣架行业至今形成已有10多年历史,晒衣架的功能也随之增多,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天气状况变化越来越不能预测,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待在家里,那么很多时候我们的衣物就会在太阳下暴晒,或者被雨水打湿。这种情况下传统衣架的缺点明显暴露出来了。目前国内有手摇衣架或者是遥控的衣架即通过遥控器来控制衣架的收缩,但是这种衣架还是需要人为的去操作,不能根据天气自动收回衣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晾晒衣架,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天气自动收回衣物,当晒衣干上的衣物超重时,能够及时提醒用户。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晾晒衣架包括:
晒衣支架,设置于晒衣支架上的晒衣干以及设置于晒衣支架或晒衣干上的控制模块;
用于感应外界温湿度的温湿度采集模块以及感应晒衣干上衣物重量的重量感应模块;
用于输入控制信号并显示衣物重量以及外界温湿度的显示屏模块;
用于提醒用户的报警模块以及GSM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温湿度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重量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控制模块与显示屏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GSM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机的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C89C52芯片。
优选的,所述重量感应模块为电子重量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模块为LED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为闪灯和/或蜂鸣器。
进一步的,所述GSM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用户手机或电脑相连接,GSM模块为SIMCOM公司生产的SIM900A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晒衣支架的外侧伸出窗外,晒衣支架的内侧低于晒衣支架的外侧,晒衣干通过转轴以及传输线与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晒衣支架,设置于晒衣支架上的晒衣干以及设置于晒衣支架或晒衣干上的控制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重量感应模块,显示屏模块,报警模块,GSM模块以及电机,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根据天气自动收回衣物,同时通过GSM模块提醒用户晾晒衣架状态,当重量感应模块感应到晒衣干上的衣物超重时,报警模块能够及时提醒用户,防止晾晒衣架超重损坏。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述晒衣支架的外侧伸出窗外,晒衣支架的内侧低于晒衣支架的外侧,充分利用了室外的面积,降低了室内面积的使用;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C89C52芯片,该芯片成本低廉,处理信号速度快,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晾晒衣架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连接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控制模块 20—温湿度采集模块30—重量感应模块
40—显示屏模块 50—报警模块60—GSM模块
7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晾晒衣架包括晒衣支架,设置于晒衣支架上的晒衣干以及设置于晒衣干上的控制模块10,用于感应外界温湿度的温湿度采集模块20以及感应晒衣干上衣物重量的重量感应模块30,用于输入控制信号并显示衣物重量以及外界温湿度的显示屏模块40,用于提醒用户的报警模块50以及GSM模块60;所述控制模块10的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温湿度采集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重量感应模块30的信号输出端,控制模块10与显示屏模块40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控制模块1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模块50的信号输入端、GSM模块60的信号输入端、电机70的信号输入端。
温湿度采集模块20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若需要,还可以在系统中添加光照传感器。
具体的,本晒衣支架还包括为整套系统供电的供电模块。
所述GSM模块60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3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