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2959.6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贝肯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最流行的可充电电池;理想的锂电池具有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环境兼容性,成本低等特点。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一般不能完全具有上述优点;大部分电池实际提供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远低于其理论值;在严苛的操作条件下,电池的实际使用性能更差,主要原因是电池材料存在利用率低、极化严重等问题;因此,有关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在离子、原子或分子扩散和运输,电子转移,表面和界面结构优化,调控电化学反应以及电化学能量转换和存储等方面;同时,我国商业锂离子电池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原材料的国产化以及产业化是我国锂离子电池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前提条件是独立自主的研发出高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其关键材料不突破,就会成为制约我国电池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在生产锂电池时,对电池材料进行烧结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在烧结之前需对电池材料进行压实,现有的设备,压实不彻底,工作速率慢,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压实彻底,工作效率高的设备来满足现有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竖杆和匣钵;所述支撑竖杆设置在底板的左端,且与底板焊接在一起;支撑竖杆上设置有支撑横板、电机支座和控制面板;电机支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钉与电机支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右侧设置有压实装置;所述压实装置由转轴、连接竖杆、连接横杆、滑块、滑槽、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组成;所述转轴设置在驱动电机的右侧,且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竖杆的下端与转轴的右端焊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横杆与连接竖杆顶部的通孔套接在一起,且能够自由的转动;所述连接横杆的右端焊接在滑块的中心部位;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中,且能够自由移动;所述滑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滑槽焊接在一起,且贯穿支撑横板;第一竖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二竖杆焊接在滑槽的底部;第二竖杆的底部设置有压实板;所述压实板焊接在第二竖杆的底部;压实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匣钵设置在支撑竖杆的右侧,压实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横板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上方,支撑竖杆的左侧,且支撑横板的左端与支撑竖杆焊接在一起;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支撑竖杆的左侧,电机支座的顶部,且通过螺钉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实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层防腐蚀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孔设置有多个,且均匀的设置在压实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焊接在第一竖杆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支座设置在支撑竖杆的右侧上方,且与支撑竖杆焊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匣钵设置在底板上,时能够自由移动的,将电池负极材料倒入匣钵中,打开驱动电机,使得压实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对电池负极材料压实的效果,且该装置能够反复对材料进行压实,压实效果高,压实效率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设备中压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压实设备中压实板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竖杆,3-电机支座,4-控制面板,5-支撑横板,6-限位板,7-压实装置,8-压实板,9-匣钵,10-驱动电机,11-转轴,12-第二固定杆,13-滑槽,14-滑块,15-第一固定杆,16-连接横杆,17-连接竖杆,18-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贝肯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贝肯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2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