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2069.5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臣;刘云峰;丁吉鹏;刘佳运;梁译方;丁汝臻;高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吉鹏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孙盼峰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测距 自主 寻迹避障无碳 智能 小车 | ||
1.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包括具有前轮(1)和后轮(2)的车架(3),所述车架(3)上设有用以驱动后轮(2)旋转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上还设有控制单元(4)、两个互成角度的红外测距装置(5)、舵机(6)和电源(7);控制单元(4)、各红外测距装置(5)和舵机(6)分别与电源(7)电连接,控制单元(4)分别通信连接各红外测距装置(5)和舵机(6),以由控制单元根据各红外测距装置所发送来的信号控制舵机产生一定角度的调整,改变智能小车的行驶方向,避开前方障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车架(3)上的大齿轮(91)及安装在后轮(2)的传动轴(12)上并能随后轮一起旋转的小齿轮(92),大齿轮(91)与小齿轮(92)啮合连接,所述车架(3)上设有竖直支架(10),竖直支架(10)内设置有能够实现自由下落的悬垂重物(11),所述大齿轮(91)的侧部具有能随大齿轮一起旋转的轮毂,轮毂上缠绕有牵引线(8),牵引线(8)的固定端与轮毂固定,牵引线(8)的自由端则与所述悬垂重物(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装置(5)具有红外信号发射管和红外信号接收管,红外信号发射管与红外信号接收管分别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以由控制单元控制舵机调整智能小车的转角以实现躲避障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压电路(13),升压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电源(7)的输出端,升压电路(1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4)、红外测距装置(5)和舵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为STC15f系列的单片机,红外测距装置(5)型号为GP2D12,舵机(6)型号为SG9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架(10)上具有供悬垂重物(11)自由下落的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架(10)的顶部固定有轮架,轮架上安装有定滑轮(14),牵引线(8)绕过定滑轮(14)后分别连接悬垂重物(11)和轮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后轮(2)中的其中一个后轮上设有所述轮毂,前轮(1)位于两个后轮连接线的中垂线上,且前轮(1)的直径小于后轮(2)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1) 和后轮(2)均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车架(3)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竖直支架(10)采用树脂材料制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主寻迹避障无碳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1)、后轮(2)以及车架(3)均采用镂空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吉鹏,未经丁吉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20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P2壳体密封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化防灭火灌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