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光治具和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645.4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2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治具和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陶瓷结构件的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四周弧面进行抛光处理,以获得光亮的表面。一般在抛光时,需要将待抛光的陶瓷结构件固定在工作臂上,工作臂在摇摆的过程中,利用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带动工作台板上的抛光布旋转,对工件四周弧面进行抛光。由于工件在抛光过程中受力较大,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在夹持部分容易出现损伤和压印不良,这样就需要有特定的治具来对其固定保护。而且通常选用的固定方法是采用螺丝直接对产品锁紧夹持,这样在产品换边抛光时不仅需要对工件进行二次定位,而且步骤繁琐,抛光的效率低。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治具和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陶瓷结构件尤其是表壳在抛光过程中装卸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抛光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治具,用于表壳类抛光,包括连接座和定位装置;
所述连接座包括夹持部和定位部;
所述夹持部一端用于与工作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部一端固接;
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定位槽,两个定位槽相对设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特征和两个插装部,两个所述插装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定位特征的两端;两个所述插装部的宽度与所述定位槽的宽度相同;
两个所述插装部插装在两个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特征与表壳的形状匹配,用于表壳的定位。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为圆柱形的夹持柱,所述夹持柱的周侧设置有互相对称的两个夹持平面;所述夹持柱的周侧还设置有两个夹持槽,两个夹持槽也互相对称设置。
圆柱两侧设计为平面特征,可有效防止夹持时打滑;夹持槽更方便夹持,不会脱落。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的端部呈梯台形。
端部逐渐收缩,能够对内部的定位装置起到较强的夹持作用,能够有效的夹住定位装置而防止其脱落。
可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槽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斜面上,两个所述定位槽关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两个斜面对定位装置进行夹持,夹持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防止定位装置的脱落。
可选的,在另外两个相对的斜面上分别设置有弹性槽,两个所述弹性槽关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左右两条弹性槽也为对称分布,宽度为6~8mm,作用为使得凹槽具有伸缩弹性,在工件定位时可施加压力进行固定。弹性槽的设计使得内腔上下壁具有张力,可对工件施加压力,保证产品加工时不发生移位,并且解决了螺丝装卸操作繁琐的问题,实现了方便上下料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弹性槽的宽度为6—8mm。
这个宽度使得内腔的上下壁具有较强的张力,能够有效的起到夹持固定作用。
可选的,所述插装部为方形的定位柱。
方形的定位柱好加工,也便于插装。
可选的,在其中一根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特征之间,还固定有挡板。
通过所述挡板,挡住表壳,防止表壳从定位特征上脱落,有效的固定表壳。
可选的,所述挡板呈方形。
方形的挡板便于加工,加工成本低,容易成型。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抛光治具,还包括工作臂,所述工作臂与所述夹持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抛光治具,在使用时,将表壳套设在定位特征上。定位特征的外部形状和表壳内腔匹配,表壳穿过其中一个插装部后,能完全的套在定位特征上,对其进行定位。然后将二者一起放置于连接座的凹槽内,将两个插装部插在定位槽内,通过容纳腔的侧壁挤住整个定位装置,从而实现了工件定位并紧固在治具上的目的。由于两个定位槽靠近容纳腔的槽口设置,因此表壳的一半可以暴漏在定位部外,从而可以进行抛光。等定位装置安装好后,在下一次取放工件时只需要将定位装置和产品同时取出调整方向后再次放入连接座内即可进行下一次抛光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抛光治具,通过所述的定位装置和连接座分别对产品和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不是直接挤压工件,也不需要螺栓等工件固定,不仅可保证产品装夹整齐、装卸夹方便、同时可有效保护产品不会产生损伤和压印不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提琴指板磨削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一种磨床进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