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I型硅钢片夹具及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545.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1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威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64;H01F41/096;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自贸试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i 硅钢片 夹具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EI型硅钢片夹具及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变压器铁芯一般是用硅钢片做的。硅钢片是一种含硅(硅也称矽)的钢,其含硅量在0.8-4.8%。用硅钢做变压器铁芯,是因为硅钢本身是一种导磁能力很强的磁性物质,在通电线圈中,它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可以使变压器的体积缩小。硅钢片是电力、电讯、仪表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EI型硅钢片又称壳型或日型硅钢片,它的主要优点是初、次级线圈共同一个线架,有较高的铜线净截面积和窗口面积比。硅钢片对绕组形成保护外壳,使绕组不易受到机械伤损伤;同时硅钢片散热面积较大,变压器磁场发散较少。由于绕组平均周长较长,在同样圈数和铁芯面积条件下,EI型铁芯的变压器所用的铜线较多。
绕制EI型变压器,需要将多层硅钢片对齐,叠放在一起,依靠手工多有不便,因而需要特殊的夹具。夹具不仅要夹持牢固,而且要能适应多种不同规格的硅钢片,此外,绕线的工序也不适宜手工操作,绕线的圈数需要精确控制,凭人工操作控制,很容易出错,此外,由于EI硅钢片结构的特殊性,绕线操作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的绕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I型硅钢片夹具及绕线装置,能够牢固夹持不同规格EI型变压器硅钢片,夹具固定在旋转台上时,可以以EI型硅钢片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转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EI型硅钢片夹具及绕线装置,包括机台、设在机台上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垂直于机台,转子末端固定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圆台、两条水平轨道、夹持部、第一螺纹杆、两根第二螺纹杆;所述圆台上表面形成两条第一凹槽,圆台中心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中心开孔,孔内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水平轨道底部形成两条垂直于轨道方向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嵌入第一凹槽;两条水平轨道上表面的相邻侧均有长方形的缺口,形成台阶,水平轨道底部中心形成贯穿水平轨道且平行于第一凹槽的第一螺纹孔,水平轨道上表面沿轨道方向形成第二凹槽,水平轨道中心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中心开孔,孔内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夹持部上形成有贯穿夹持部的第二螺纹孔,夹持部底部形成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嵌入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中部表面光滑,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螺纹杆一端设有第一旋钮,第二螺纹杆一端设有第二旋钮,第一螺纹杆贯穿两水平轨道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一轴承,第一螺纹杆中部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在一起,第二螺纹杆贯穿同一水平轨道的第二螺纹孔和第二轴承,第二螺纹杆中部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在一起;机台上还设有与机台垂直的竖直臂,所述竖直臂顶端设有水平臂,竖直臂底部设有嵌套有线匝的支架,竖直臂中上部安装有滑轮;所述水平臂末端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丝杠垂直于机台;丝杠末端连接有线管,线管顶端侧壁开孔;缠绕在线匝上的金属线线端经由滑轮变向后穿过线管顶端的开孔并从线管底部穿出。
所述第一支架表面平整且垂直于圆台;所述第二支架表面平整且垂直于水平轨道。
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部的截面尺寸一致;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部的截面尺寸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夹具夹持牢固,而且能适应多种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一步的,当夹具固定在旋转台上时,可以以EI型硅钢片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转动,线管的末端引出的线,就能随着硅钢片的旋转,自动绕到硅钢片上,而且绕线圈数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圈数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具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轨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在EI型硅钢片上做绕线操作的示意图。
其中,1.圆台; 2.第一旋钮;
3.第二旋钮;4.水平轨道;
5.第一凹槽;6.夹持部;
7.台阶;8.第一支架;
9.第一螺纹杆;10.第二支架;
11.第二螺纹杆; 12.第一轴承;
13.第二凹槽; 14.第一螺纹孔;
15.第二螺纹孔; 16.第一凸起部;
17.第二凸起部; 18.第二轴承;
19.旋转电机; 20.机架;
21.线匝; 22.竖直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威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威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