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套及具有该耳套的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0679.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套 具有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套及具有该耳套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用户对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及Hi-Fi级别音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运动蓝牙耳机,消费者对其佩戴牢固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苛刻,同时又要兼顾音质Hi-Fi级别的要求。
对于常规的运动蓝牙耳机,为了解决佩戴舒适牢固性,一般都采用入耳式耳套设计方式,配合耳套和耳撑可以满足佩戴即舒适又牢固,但缺点在于耳套与人体耳廓贴合紧密程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佩戴的差异性导致前腔泄气小孔的泄声透气量无法保证固定,从而影响前腔的调节音压调节,严重影响了耳机的音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套,保证泄声透气量稳定,达到音质稳定的效果。
一种耳套,包括耳套本体,所述耳套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纳耳机的内置空腔,所述耳套本体上设有耳套泄声孔,所述耳套泄声孔的一端与所述耳套本体的内置空腔相连通,所述耳套本体上还设有透气沉槽,所述耳套泄声孔的另一端与所述透气沉槽相连通,所述透气沉槽从所述耳套本体的顶部弧面向两侧延伸,所述内置空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内置空腔导通,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凹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耳套的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及套设在所述耳机本体外的耳套,所述耳套采用上述的耳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套及具有该耳套的耳机,通过在耳套本体上设置透气沉槽和耳套泄声孔,耳套泄声孔的两端分别与内置空腔和透气沉槽相连通,且透气沉槽从耳套本体的顶部弧面向两侧延伸,能够保证泄声透气量稳定,达到音质稳定的目的,当在耳机套设在该耳套内且工作时,声音会经第二开口进入人耳,部分气压可以通过耳套泄声孔及月透气沉槽泄露至耳朵外面,保证泄声透气量的稳定,从而达到调音效果,使耳机所展现出的音乐更加清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线形成夹角ɑ,所述ɑ=40°。
进一步地,所述耳套本体的顶部设有蘑菇形耳帽,所述蘑菇形耳帽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耳套本体的顶面设有圆弧面,所述耳套本体上设有耳撑。
进一步地,所述耳套泄声孔为跑道形泄声孔。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沉槽呈弯月形。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沉槽比所述耳套本体的顶部弧面低0.4mm。
进一步地,所述耳套本体采用软性硅胶材料制成。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本体为入耳式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从所述第一开口穿入所述内置空腔内,所述耳机本体顶部的导音管穿入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导音管的台阶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耳机本体的中间部位的表面上设有耳机泄声孔,所述耳机泄声孔与所述耳机本体的前腔相连通,所述内置空腔的内壁形状与所述耳机本体中部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耳机泄声孔与所述耳套泄声孔相匹配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耳机本体和耳套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0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丝模具和自动并丝机
- 下一篇:开式曲柄压力机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