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藏冷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0644.8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张冰;房雯雯;梁静娜;刘一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3/02;F25D25/02;F25D17/04;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薛峰,王雪梅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藏 冷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家庭中对冰箱功能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加,比如有的家庭习惯将不同类别的食物分别存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消费群体对于冰箱各箱体的容积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季节不同时期对于冰箱的使用需求也不同,而传统的冰箱并不能满足用户的这些个性化需求。另外,冰箱生产厂家在开发设计过程中,若为拓展新容积段冰箱需要就必须开发一个全新的冰箱,往往需要新开较多模具,如吸塑、发泡模,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开发费用和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彻底地解决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研发了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模块化组合式冷藏冷冻装置。然而,对于这种模块化组合式的冷藏冷冻装置来说,由于要实现可交换模块顺序和随意添减模块的功能,因此,给整个冷藏冷冻装置的气密密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既能够便于用户根据需求自由随意地增减或更换功能模块又能够时刻保持良好气密密封效果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加强上下相邻两个模块之间的气密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加强冷藏冷冻装置的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制冷模块,配置成为附接至其上的储物模块提供冷却气流;
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的至少一个储物模块,每个所述储物模块均直接或间接地附接至所述制冷模块,并位于所述制冷模块的上方,每个所述储物模块的顶部均设有用于与其他储物模块进行流体连接的至少两个风道口;以及
顶盖,设置于最上方的所述储物模块的顶部,且所述顶盖的下侧设有至少两个楔形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数量与每个所述储物模块顶部的风道口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密封机构均与最上方的所述储物模块的相应风道口形配连接,以在所述顶盖和最上方的所述储物模块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可选地,每个所述密封机构均包括由所述顶盖的下侧表面向下凸出设置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插入最上方的所述储物模块的相应风道口内,并与该风道口形配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该密封机构的楔形块和与该密封机构对应的所述风道口之间,以使所述密封圈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分别与该楔形块的外周表面和该风道口的内壁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顶盖为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板状构件,以在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顶部形成附加保温层。
可选地,所述顶盖与最上方的所述储物模块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横向两侧。
可选地,所述密封机构的横截面呈方形。
可选地,每个所述储物模块均具有用于供所述制冷模块产生的冷却气流流入其储物空间的送风风道和用于供其储物空间内的回风直接或间接地返回至所述制冷模块的回风风道;且
每个所述储物模块顶部的风道口均包括分别与该储物模块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连通的顶部送风风道口和顶部回风风道口,所述顶盖具有分别与所述顶部送风风道口和所述顶部回风风道口形配连接的两个所述密封机构。
可选地,所述制冷模块具有用于供其产生的冷却气流流出的送风风道和用于供所述至少一个储物模块内的回风流入所述制冷模块的回风风道;且
所述制冷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储物模块中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均通过楔形风道口形配连接,以在所述两个模块的送风风道之间和回风风道之间均形成气密密封。
可选地,每个所述储物模块底部的风道口均凸出于该模块的底表面,并具有外楔形结构;且
所述至少一个储物模块和所述制冷模块中的每个模块顶部的风道口均具有内楔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储物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物模块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且
所述制冷模块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储物模块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储物模块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0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几案
- 下一篇:指尖陀螺(2脚硅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