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移约束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90218.4 | 申请日: | 2017-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5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朱高尚;孔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约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疲劳试验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移约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疲劳试验中,由于试验件尺寸大小限制,夹持端结构通常很难模拟在实际飞机结构中的变形情况。传统静力试验中,可以采用重新设计夹持端结构的尺寸和刚度的方法,缺点是匹配设计复杂较难达到目标;或者采用刚性位移约束的方法,但疲劳试验较快的加载频率会对试验件造成冲击甚至破坏,如图3所示,采用具有位移约束端10的试验件,当疲劳试验频率过快时,该约束端10容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位移约束试验装置,特别是对试验件进行斜向加载时,通过该装置对夹持端进行柔性夹持,较真实的模拟试验件的位移约束,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本实用新型位移约束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带板、卡槽带板以及橡胶条,其中,卡槽带板设置在固定带板的一个板面上,并与固定带板之间形成凹槽,橡胶条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底。
优选的是,所述卡槽带板的朝向固定带板的板面上向卡槽带板内部凹陷,形成的所述凹槽自所述板面的一侧边向所述板面的中心处延伸。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槽带板与固定带板螺栓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橡胶条的一端被卡槽带板与固定带板夹持固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槽底。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橡胶条胶接在所述凹槽的槽底。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机加底板与第二机加底板,所述第一机加底板与第二机加底板均向一侧延伸形成立柱,固定带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与所述固定带板螺栓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机加底板及与第二机加底板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形补强板,所述三角形补强板的一边固定在立柱上,另一边固定在第一机加底板或第二机加底板的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卡槽带板内安装橡胶条,较好地消除了疲劳试验加载时试验件对试验装置的冲击;同时,基于数值分析得到的位移量,计算橡胶条的宽度,从而可以较准确的模拟试验过程中的位移控制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位移约束试验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卡槽带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试验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位移约束试验装置与试验件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机加底板,2为第二机加底板,3为固定带板,4为卡槽带板,5为橡胶条,6为螺栓,7为试验件第一加载端,8为试验件第二加载端,9为试验件固定端,10为位移约束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位移约束试验装置,特别是对试验件进行斜向加载时,通过该装置对夹持端进行柔性夹持,较真实的模拟试验件的位移约束,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位移约束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带板3、卡槽带板4以及橡胶条5,其中,卡槽带板4设置在固定带3板的一个板面上,并与固定带板之3间形成凹槽,橡胶条5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0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进行多光谱测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装货物加载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