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防压疮吸氧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9470.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杨越;严雨珍;马海玲;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防压疮 吸氧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压疮吸氧导管。
背景技术
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吸氧监护,在使用一次性吸氧管的过程中,吸氧管需要妥善固定,保证患者呼吸通畅。普通的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使用时,护士需要将吸氧管收紧固定,原耳廓、下颌部位为一根橡胶类导管,护士在操作时必须将吸氧管从耳廓、下颌绕过,同时收紧固定吸氧管;由于术后患者监护时间较长,患者需要一直佩戴吸氧导管,耳廓为皮肤较敏感的部位,在此过程中极易造成耳廓压红,甚至耳部压疮,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监护吸氧是持续进行的,普通的吸氧导管会增加面部、耳廓压疮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轻面部、耳廓压疮发生率的一次性使用防压疮吸氧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压疮吸氧导管,包括鼻塞、鼻塞左侧的导管、鼻塞右侧的导管、三通接头和呼吸机接头;
还包括两段可减轻压力的轻质海绵,分别包裹在鼻塞左侧的导管和鼻塞右侧的导管上;
还包括一个可调节固定圈,位于所述轻质海绵的后方,三通接头的前方;所述可调节固定圈包裹住鼻塞左侧的导管和鼻塞右侧的导管;所述可调节固定圈能够调节吸氧管松紧程度。
所述轻质海绵是聚氨酯材料制成,其厚度为1.2mm。
所述轻质海绵的前端和所述鼻塞的距离为13cm。
每个轻质海绵的长度为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益是:该设计适用于所有临床患者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吸氧管前端,加入人文关怀元素,考虑到病人的长时间佩戴,减轻病人长时间耳廓、下颌的压力,增加病人舒适感,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吸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鼻塞;2-鼻塞左侧的导管;3-鼻塞右侧的导管;4-三通接头;5-呼吸机接头;6-第一段轻质海绵;7-第二段轻质海绵;8-可调节固定圈;9-第一段轻质海绵的前端;10-第二段轻质海绵的前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鼻塞1、鼻塞左侧的导管2、鼻塞右侧的导管3、三通接头4和呼吸机接头5;
还包括第一段轻质海绵6和第二段轻质海绵7;第一段轻质海绵6包裹在鼻塞左侧的导管2上,第二段轻质海绵7包裹在鼻塞右侧的导管3上。
第一段轻质海绵6和第二段轻质海绵7为聚氨酯材料轻质海绵制成,它们的厚度均为1.2mm。
还包括一个可调节固定圈8,位于第一段轻质海绵6和第二段轻质海绵7的后方,三通接头4的前方;所述可调节固定圈8同时包裹住鼻塞左侧的导管2和鼻塞右侧的导管3;使用时移动可调节固定圈8在导管2和导管3上的位置,即可调节吸氧导管的松紧。
如图2所示,第一段轻质海绵的前端9与鼻塞1之间的距离为13cm;第二段轻质海绵的前端10与鼻塞1之间的距离为13cm;第一段轻质海绵6和第二段轻质海绵7的长度均为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9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撕脱环保麻醉面罩
- 下一篇:一种制氧机恒温加热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