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和空气净化抗霾功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9103.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5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崔雪松;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雪松;王丽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0;A62B2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9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面部 清洁 气体 防护 构建 空气净化 功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康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和空气高效净化抗霾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剧,能源消耗迅速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目前公知的个人空气污染防护方法为佩戴口罩,甚至是佩戴具有极高吸附功能的防毒面具。但是口罩和防毒面具佩戴舒适性差,空气净化容量有限,需要经常更换,佩戴时间超过46小时容易滋生细菌,增加了配带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抗击雾霾个人健康防护安全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具有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和空气净化抗霾功能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多层、多方法净化空气,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安全、智能控制、节能环保、高效净化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和空气净化抗霾功能的装置,包括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装置和智能空气净化装置两部分;
所述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装置包括喷气软管、面部喷气口和气泵,所述面部喷气口通过喷气软管与气泵出气端相连接;
所述智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部壳体、空气净化层、智能控制模块、进气管、出气管、电池和气体传感器,其中:
所述进气管与外部壳体正面相连;
所述出气管与外部壳体后上侧相连接并接入气泵进气端;
所述空气净化层、智能控制模块、电池位于外部壳体内;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过气体传感器控制进气管阀门的开关和气泵的启停;
所述空气净化层由阴极层、绝缘分隔层、阳极层构成,阴极层作为空气净化的第一层位于进气管侧并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绝缘分隔层作为空气净化的第二层位于阴极层和阳极层之间,阳极层作为空气净化的第三层位于出气管侧并与电池的正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的构建遵循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喷气口在面部扩散清洁空气,使清洁空气在面部形成2~3cm的防护层,保证人体吸入的空气是清洁的、健康的。它不同于公知的配带口罩,具有方便、安全、美观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空气净化装置为小型便携式智能空气高效净化装置,该装置采用微电场条件下的静电吸附、物理吸附和电化学净化相结合的大气污染净化方式,有效利用电化学、物理学方法净化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物、细菌等,实现对空气的高效净化。该装置的运行采取空气检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根据空气质量情况,启动气泵净化空气,形成对面部的气体保护层的构建。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和空气净化抗霾功能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空气净化装置的立面图;
图3为图1的1-1剖面图;
图4为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装置的结构图一;
图5为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装置的结构图二;
图中,1:外部壳体,1-1:边框,1-2:螺丝螺栓,2:阴极层,2-1:铜粉末喷涂层,2-2:铜导线,3:绝缘分隔层,4:阳极层,4-1:钛纳米粉喷涂层,4-2:钛导线,5:智能控制模块,6:进气管,7:出气管,8:电池,9:气体传感器,10:进气管阀门,11:气泵,12:喷气软管,13:A型出气口,13-1:领夹,14:B型出气口,14-1:耳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和空气净化抗霾功能的装置由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装置和智能空气净化装置两部分构成。
如图4-5所示,所述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构建装置由喷气软管12、面部喷气口和气泵11构成,其中:
所述面部喷气口通过喷气软管12与气泵11的出气端相连接,通过气泵获得具有一定流速、流量的清洁空气,在面部多点喷出,从而构建2~3cm厚的面部清洁气体防护层。
所述喷出点的选择,通过对人脸面部生理结构分析,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根据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的防护人群,采用不同的喷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雪松;王丽,未经崔雪松;王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9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罩的过滤结构
- 下一篇:一种脚钩登杆过程保护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