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8958.4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9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济斌;范卫华;单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C1/122;E03C1/28;E03C1/29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排水 防臭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层建筑排水立管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建筑水平的的逐渐提升以及消费者对更科学的卫生间排水方式的需要,卫生间同层排水的管道敷设方式越来越受到追捧,而在同层排水的卫生间中设置排水汇集器已成普遍做法。但目前的同层用的立管接口一般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排除降板层中的积水;2)设置有降板层积水排除口,却无法将降板层内积水排除干净;3)无法解决立管中臭气返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的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件主体、配合设置在管件主体内部的第一水封组件及配合设置在第一水封组件上端口的第二水封组件,所述第一水封组件内设有沿其内壁周向设置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一组用于排水的通流孔,所述通流孔的上端位置处设有用于堵塞该孔口的防臭密封球,所述第一水封组件内在位于通流孔上方位置处的内壁上固定设置用于防臭密封球放置的限位槽,所述管件主体、第一水封组件及第二水封组件相互之间设有用于排水的间隙。
所述的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封组件的外沿设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格栅。
所述的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封组件上端口及管件主体下端口的管口直径为dn50-dn200。
所述的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封组件与第二水封组件之间的间隙小于防臭密封球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立管接头的第二水封组件上端口与管件主体下端口分别与外接管道连接,同时卫生间降板层内的积水又能通过管件主体、第一水封组件及第二水封组件之间的间隙排放发外接管道中,实现了二次排水功能,提高了该接头的实用性;当卫生间降板层内有积水排出的时候防臭密封球能被水流顶起,此时可以通过水流实现与空气隔绝,当卫生间降板层内积水排放结束后防臭密封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堵住通流孔,实现与空气隔绝,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水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水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件主体,2-第一水封组件,3-第二水封组件,4-防臭密封球,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带二次排水的防臭型立管接头,包括管件主体1、第一水封组件2、第二水封组件3、防臭密封球4及限位槽5。第一水封组件2配合设置在管件主体1的内部,第二水封组件3配合设置在第一水封组件2的上端口,第一水封组件2内沿其内壁周向位置设置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的底部设有一组通流孔,通流孔的上端位置设有防臭密封球4,限位槽5固定设置在第一水封组件2内位于通流孔上方位置的内壁上,限位槽5用于防止防臭密封球4在运输或者工作过程中丢失,且保证防臭密封球4在排水进行时被水流冲开,而排水完成后回到原位;第二水封组件3的上端口的外沿设有格栅,格栅用于防止杂物落入堵塞通流孔及排水的间隙。
该接头的工作过程:
第二水封组件3上端口及管件主体1下端口分别连接同层排水系统的管道,管道中的水流依次从管件主体1、第一水封组件2及第二水封组件3中间通孔流过,卫生间降板层的积水先是经过第二水封组件3与管件主体1之间的间隙处,然后流入第一水封组件2与管件主体1之间的间隙处,随着水流的不断流入,水流到达第一水封组件2通流孔位置时顶起防臭密封球4,在通过第一水封组件2与第二水封组件3之间的间隙流入接头中间通孔内,最后通过管道排出,当水流排放结束后防臭密封球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堵住通流孔,能防止臭气返溢。该接头不仅能实现对同层排水系统管道进行排水连接,同时又能实现对降板层积水进行排放,且能防止臭气返溢,能够极大的对现有排水系统的功能进行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8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人行道路铺设的新型井盖
- 下一篇:一种明塔式分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