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干扰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8214.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华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5/00 | 分类号: | H01G15/00;H01G2/10;H01G2/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7 | 代理人: | 胡丽琴 |
地址: | 5282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干扰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现有的电容器在使用时经常会受到外界电流的干扰,所以严重影响电容器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抗干扰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干扰电容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上的正端引出脚、负端引出脚,所述外壳内装有一个电解电容芯和一个瓷片电容芯,电解电容芯的正负两极分别通过引出导线和瓷片电容芯的两极并联,其中的正极接点与正端引出脚相连接,负极接点和负端引出脚相连接,所述外壳侧壁设有以其中心轴为轴线的凹槽,凹槽内设有由铜线编织成的网格状筛板。
所述电解电容芯和瓷片电容芯外壁均包覆有保护层。保护层的设置进一步防止电容被击穿。
所述保护层为聚氯乙烯膜。
所述保护层厚度为1-2mm。
所述正端引出脚、负端引出脚处设有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可以起到隔爆作用。
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泄压口,泄压口处焊接密封有铝片。当电容器外壳内部压力急剧变大时,压力可以先从较薄的铝片处冲破,防止电容器因内部压力过大爆炸。
所述电解电容芯用金属化聚丙烯膜作为电介质或电极绕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可用于稳定电子线路中的电源电压,容量较小的瓷片电容可用于防止电子线路中的瞬间电压突变,铜线制成的晒板可以屏蔽外部电流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一种抗干扰电容器,包括外壳1及设置在外壳1上的正端引出脚2、负端引出脚3,外壳1内装有一个电解电容芯4和一个瓷片电容芯5,电解电容芯4的正负两极分别通过引出导线和瓷片电容芯5的两极并联,其中的正极接点与正端引出脚2相连接,负极接点和负端引出脚3相连接,外壳1侧壁设有以其中心轴为轴线的凹槽,凹槽内设有由铜线编织成的网格状筛板6。电解电容芯的电容量为10微法,瓷片电容的电容量为100微微法。凹槽口部用环形板盖封。
电解电容芯4和瓷片电容芯5外壁均包覆有保护层7。保护层的设置进一步防止电容被击穿。
保护层6为聚氯乙烯膜。
保护层6厚度为1-2mm。
正端引出脚2、负端引出脚3处设有环氧树脂8。环氧树脂可以起到隔爆作用。
外壳1底部设有泄压口,泄压口处焊接密封有铝片9。当电容器外壳内部压力急剧变大时,压力可以先从较薄的铝片处冲破,防止电容器因内部压力过大爆炸。
电解电容芯用金属化聚丙烯膜作为电介质或电极绕制而成。
该抗干扰电容器无感型结构,自愈性好,寿命长,高耐湿性特性,容易焊接,其适用于旁路,耦合,离合,电源跨线降噪抑制干扰电路以及火花的抑制器回路中,有优良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电源开关中,能承受2.5KV的脉冲电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华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华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8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