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超导带材的电泳涂漆绝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8007.7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涵;蒋煜东;杨烨;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超导 电泳 涂漆 绝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高温超导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超导带材的电泳涂漆绝缘装置。
背景技术
超导材料因其具有零电阻、高电流密度的特点,对于强磁场应用、无损耗电流传输等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尤其是当前以钇钡铜氧为代表的二代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临界温度高于液氮温区,制冷成本更低,随着其实用型带材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将进一步扩大超导的应用领域。当前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厂家为用户提供的产品通常为不包含绝缘层的裸带,而目前大多数应用中都需要绝缘带材,因此实际使用前要对带材进行绝缘处理。目前,对于导线的主要绝缘处理方式包括包绕聚酰亚胺绝缘胶带和涂绝缘漆两种。但是包绕绝缘胶带和传统的涂漆绝缘方法对于超导带材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包绕绝缘方法简单,绝缘强度高,但是采用包绕绝缘带材绕制的超导磁体工程电流密度降低且低温热导性变差。一方面,由于常用的聚酰亚胺胶带较厚,且要使带材完全绝缘,一般包绕过程中还会存在胶带重叠的现象,这就使包绕好的带材在厚度上大大增加,使其平均工程电流密度大幅度减小。另一方面,由于聚酰亚胺本身热导性较差,包绕后的带材即是在其两侧填充了绝热层,导致其低温热导性变差,大幅降低超导磁体的低温稳定性。其次,包绕带材绕制的超导磁体进行浸渍固化时,由于绝缘膜的包覆,环氧胶很难完全渗透整个线圈,导致其固化效果较差。
公开号为CN 201562496U,公开日为2010年08月2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速扁线模具涂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多个相互独立的漆盒并列安装在机架上,每个漆盒上方的机架上设有安装涂漆模具的模架;所述漆盒的一侧呈楔形,漆盒的最低处设有回漆管,漆盒内设有倾斜的导漆槽,导漆槽的上端铰接在漆盒的上部,导漆槽的下端活动连接调节杆;导漆槽的下方设有倾斜的固定挡板,固定挡板上设有供扁线通过的过线槽;漆盒的斜楔面上设有槽口,槽口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挡板。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涂漆装置,对于表面结构光滑的导线而言尚可,对于二代高温超导这种具有极薄的厚度且为多层叠加结构的带材而言,极易出现涂覆不均,存在漏点的问题,此外,绝缘漆与导体表面仅存在物理上的融合,其结合力较弱,强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温超导带材的电泳涂漆绝缘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多层结构的侧表面不规则结构进行有效涂漆,涂覆均匀,能够有效避免漏点,涂漆后的带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温超导带材的电泳涂漆绝缘装置,包括用于卷出高温超导带材的放线机和用于卷入高温超导带材的收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放线机和收线机之间的除油槽、除锈槽、磷化槽、电泳槽、清洗部件和烘干部件,高温超导带材在收线机的驱动下依次经过除油槽、除锈槽、磷化槽、电泳槽、清洗部件和烘干部件。
所述电泳槽内设置有电泳漆溶液和内电极,内电极浸没在电泳漆溶液中,电泳槽外设置有外电极和直流电源,内电极和外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电连接。
所述清洗部件包括清洗槽、水泵、喷淋管、喷淋头和固定在清洗槽上的支架,水泵置于清洗槽内,喷淋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喷淋头连接,喷淋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
所述烘干部件包括烘干箱、加热器和电热丝网,电热丝网由上网层和下网层构成,上网层和下网层平行布置在烘干箱内,加热器固定在烘干箱的外壁上,上网层和下网层分别与加热器连接。
所述放线机和收线机之间设置有稳固架,稳固架包括第一立架、横向拉杆和第二立架,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通过横向拉杆连接,第一立架位于放线机和除油槽之间,第二立架位于烘干部件和收线机之间,横向拉杆依次连接除油槽、除锈槽、磷化槽、电泳槽、清洗部件和烘干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8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