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7910.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锦;李林风;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筒体 内芯管 外管座 吸引管 样本 过滤板 过滤孔 吸引器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固体样本 患者创口 有效收集 专用器械 创口 过滤筒 接头处 内壁面 清除物 上端部 外壁面 下端部 抽离 筒壁 芯管 沉积 体内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包括外管座、过滤筒体、内芯管、吸引管和接头,吸引管与外管座的下端部连接,内芯管穿设在过滤筒体内且与吸引管连通,过滤筒体穿设在外管座内,过滤筒体的筒壁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接头与外管座的上端部连接,接头连通外界至过滤筒体的外壁面与外管座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内芯管与过滤筒体之间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套在内芯管外。使用时,把吸引管置于患者的创口处,清除物依次经过吸引管、内芯管、内芯管与过滤筒体之间、过滤孔和接头,液体从接头处被抽离,固体样本会沉积在过滤板上,从而能够有效收集到患者创口样本,无需使用专用器械来再收集样本,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供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
背景技术
吸引器(吸引管)是一种外科手术常用的器械,通常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积液、渗出物或脓液等清除物,减少创口被污染机会。现有的吸引器只起到吸引的作用,功能单一,医护过程中如果需要收集病人创口的样本,需要另外使用其它的器械来收集,比较麻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收集样本、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包括外管座、过滤筒体、内芯管、吸引管和接头,吸引管上端部与外管座的下端部连接,内芯管穿设在过滤筒体内且与吸引管上端部连通,过滤筒体穿设在外管座内,过滤筒体的筒壁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接头与外管座的上端部连接,过滤筒体外壁面与外管座内壁面之间的空间经过接头连通外界,内芯管的外侧壁与过滤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套在内芯管外。
其中,过滤筒体的上端部为盲端,内芯管的上端连通至过滤筒体的上端部。
其中,接头与外管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接头与外管座螺纹连接。
其中,过滤筒体与接头焊接或者粘接固定。
其中,过滤板与内芯管粘接固定。
其中,内芯管与外管座粘接固定。
其中,所述吸引管是钩状中空管,吸引管能够从外管座拆卸下来并使吸引管的另一端与外管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过滤筒体内设置了内芯管,而且内芯管与过滤筒体之间设置有过滤板,使用时,使用外围的抽气机构与接头连接,把吸引管置于患者的创口处,清除物依次经过吸引管、内芯管、内芯管与过滤筒体之间、过滤孔和接头,液体从接头处被抽离,固体样本会沉积在过滤板上,从而能够有效收集到患者创口样本,无需使用专用器械来再收集样本,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供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的过滤筒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收集样本的吸引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外管座1;
吸引管2;
过滤筒体3、过滤孔31、盲端32;
内芯管4;
过滤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7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骨科手术吸引器
- 下一篇:一次性可调节、冲洗吸引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