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7274.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鹏;杨武威;祝宝让;李静;崔佳星;杨光远;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阳光易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李维真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穿刺定位装置 导航图像 定位系统 手术导航 电连接 工作站 本实用新型 定位基板 呼吸门控 初始化 传感器 医疗器械技术 穿刺定位 进针位置 并发症 进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穿刺定位装置、CT扫描装置、导航图像工作站、呼吸门控传感器和初始化定位基板;CT扫描装置与导航图像工作站电连接;导航图像工作站与穿刺定位装置电连接;呼吸门控传感器与穿刺定位装置电连接;初始化定位基板安装于CT扫描装置的CT扫描床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准确地实现穿刺进针位置、进针深度及角度的确定,极大地提高了穿刺定位手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经皮穿刺微创手术(例如:氩氦刀、射频消融、放射粒子植入和无水酒精注射等)与检测(活检)中,需要对人体进行穿刺。目前,医生主要是应用CT扫描装置进行辅助定位及穿刺后确认病灶及周边组织情况。在实际穿刺过程中,为了保证准确地刺中目标且不伤害周边重要组织,通常会对人体进行多次CT扫描,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手术时间,而且多次辐射还会伤害患者的身心。此外,在实际穿刺过程中,主要是根据CT扫描图像来规划最佳进针点、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进针角度是否合适主要依靠量角器、医生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准确度较差,很少能够做到一次进针即到达理想效果,通常需要反复不断地尝试、调整角度和深度来接近穿刺目标位置,这样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例如:气胸等),甚至穿刺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穿刺手术时间长、进针准确度不高及易引起并发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包括穿刺定位装置、CT扫描装置、导航图像工作站、呼吸门控传感器和初始化定位基板;所述CT扫描装置与所述导航图像工作站电连接;所述导航图像工作站与所述穿刺定位装置电连接;所述呼吸门控传感器与所述穿刺定位装置电连接;所述初始化定位基板安装于所述CT扫描装置的CT扫描床上。
所述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机、显示屏、定位机械手、第一测距仪、约束器和第二测距仪;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定位机械手电连接;所述定位机械手的前端安装有所述约束器;所述第一测距仪安装在所述约束器上,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测距仪安装在所述定位机械手上,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所述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均为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长度计或光栅尺传感器。
所述定位机械手为五自由度或六自由度小型工业机械手。
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或触摸显示屏;所述约束器的形状为管状或环状。
所述初始化定位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位置不同且密度不同于人体组织的定位基准点。
所述定位基准点的形状为球形、方形或三角形。
所述呼吸门控传感器为呼吸幅度传感器;所述穿刺定位装置的安装方式为移动台车式或固定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通过穿刺定位装置的主机、定位机械手、第一测距仪、约束器和第二测距仪,可以准确地实现穿刺进针位置、进针深度及角度的确定,并结合CT扫描装置、导航图像工作站、呼吸门控传感器和初始化定位基板,极大地提高了穿刺定位手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初始化定位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进行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的过程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根据CT扫描图像建立的空间坐标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阳光易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阳光易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7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