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留远期线穿越既有线条件的素桩加固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6254.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仁;李润轩;王立新;王俊;马晓波;康华;王天明;李储军;曹伟;王博;翁木生;毛念华;张海;杨沛敏;李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留 远期 穿越 既有 线条 加固 体系 | ||
1.一种预留远期线穿越既有线条件的素桩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
包括既有线隧道(1)和其下方或上方的远期线隧道(2),既有线隧道(1)与远期线隧道(2)的平面投影重叠区域为立交点范围,所述立交点范围处设置有素混凝土桩(3);
既有线隧道(1)与远期线隧道(2)之间的交叠区域为地层加固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远期线穿越既有线条件的素桩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
素混凝土桩(3)的加固范围为立交点范围外扩0.5倍隧道直径,桩底深入远期线隧道(2)拱底以下0.5倍隧道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远期线穿越既有线条件的素桩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
素混凝土桩(3)桩顶位于既有线隧道(1)拱顶上方0.5倍隧道直径,桩顶以上部分为空桩,采用黏土回填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远期线穿越既有线条件的素桩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
素混凝土桩(3)采用梅花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远期线穿越既有线条件的素桩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
既有线隧道(1)与远期线隧道(2)之间的加固区域,通过隧道管片注浆孔内设置的袖阀管(4)在隧道管片背后0.5倍直径范围内注浆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62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酒坛高温消毒机构
- 下一篇:自动上料分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