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活性炭吸附‑光降解联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5187.3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勇;朱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舜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44;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废气 净化 活性炭 吸附 光降解 联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活性炭吸附-光降解联用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吸附器又名活性炭吸附装置、活性炭吸附器、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处理,主要是吸附器,内含穿孔板、活性炭吸附层等部件。该装置具有节省动力,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该装置适用于家具、木业、制革、五金建材等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去除率高达85%以上。
如授权号CN2046995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能活性炭VOC吸附塔,设有吸附塔塔体,所述吸附塔塔体为一水平放置罐状体,所述罐状体的一端设有废气进入口,所述罐状体的另一端设有净化空气出口,所述罐状体内设有废气处理腔,所述废气处理腔内依次设置前吸附段、中吸附段、后吸附段,所述前吸附段内安装有前置预处理过滤模块,所述中吸附段内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模块,所述后吸附段内安装有活性炭颗粒过滤模块。该实用新型适用于VOC废气循环处理,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循环处理效率高,它既降低了运营、投资成本也达到了达标处理含VOC废气的目的。
但是上述高能活性炭VOC吸附塔只是单纯地采用活性炭吸附原理进行VOC吸附,去除率并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活性炭吸附-光降解联用装置。本实用新型结合活性炭吸附原理和紫外光-臭氧氧化降解原理,对VOC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大幅提高了净化效率,净化效果可高达99%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活性炭吸附-光降解联用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活性炭吸附单元和UV光解净化单元;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包括设有进风口、出风口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金属过滤网、活性炭模块支架和若干活性炭模块;所述金属过滤网分别设于进风口、出风口处;所述活性炭模块放置于所述活性炭模块支架上;所述UV光解净化单元包括含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箱体、UV装置、冷凝装置和除雾装置;所述UV装置、冷凝装置和除雾装置在所述箱体内按气流方向依次设立。
本实用新型结合活性炭吸附原理和紫外光-臭氧氧化降解原理,对VOC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能够大幅提高净化效率。
在活性炭吸附单元中,有机废气经收集后,在配套的风机负压作用下进入壳体。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存在吸引力的原理而开发的。由于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饱和的分子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集并保持在固体表面,这种现象就是吸附现象。本工艺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就是利用固体表面的这种性质,当废气与大表面积的多孔性活性炭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固体表面,从而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的目的。
在UV光解净化单元中,除了UV装置外,在UV装置后还依次设有冷凝装置和除雾装置。由于UV对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后,会产生大量水分子,导致气体湿度较高,而该气体中通常还含有大量不能被分解的粉尘等颗粒物杂质,这些颗粒物杂质在较高湿度下容易成核形成雾滴,并不适合直接排放。本实用新型中冷凝装置能够对UV光解后的气体进行冷凝,使其容易形成更大液滴而聚集沉降,在聚集液滴同时也能将气体中的颗粒物带走。再后续的除雾过滤板能够进一步过滤掉上一步骤中未能沉降的细小雾滴,过滤后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模块支架包括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活性炭模块的储物格,活性炭模块放置与所述储物格上。
作为优选,所述UV装置包括若干UV灯组,每一所述UV灯组由两块平行竖立的固定板,以及若干两端分别固定于两块固定板上的UV灯管。
作为优选,所述UV灯管呈矩阵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装置为循环水冷装置。该循环冷凝水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装置,其中循环冷凝水装置中的冷凝水管设于箱体中,其余循环装置设于箱体外。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冷凝装置的底部设有冷凝水存储槽。冷凝水存储槽的设置能够将箱体中具体的水进行收集储存。
作为优选,所述除雾装置为若干除雾过滤板,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搁放块,所述除雾过滤板搁放于所述搁放块上,若干除雾过滤板搁放完毕后整体上形成一道过滤层。
作为优选,所述除雾过滤板之间呈之字型搁放,且位于最下方的除雾过滤板靠近所述冷凝装置的一端处于最低位。呈之字型搁放,使得各除雾过滤板搁之间的表面的水能够受整理作用向下导流,最终流入冷凝水存储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顶部位于所述UV装置和冷凝装置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顶盖的设置便于检查、维修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舜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舜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5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