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布线的单电极调光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84326.0 | 申请日: | 2017-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姚姚;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幻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4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 地址: | 2019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布线 电极 调光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光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布线的单电极调光玻璃。
背景技术
根据控制手段及原理的异同,调光玻璃可由电控、温控、光控和压控等各种方式实现玻璃之透明与不透明状态的切换。居于各种条件限制,目前市面上实现量产的调光玻璃,几乎都是电控型调光玻璃。电控调光玻璃是利用调光膜实现玻璃的透明与不透明状态的切换。
调光膜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控光产品,其在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注入液晶/ 聚合物混合材料,在没有给透明导电膜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处于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的液晶分子无序排列,电控智能调控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给透明导电膜施加交流电时,电致调光膜转换为透明态。调光膜通过电场作用,能够实现从开态- 关态,关态→开态之间的快速转换。贴附有调光膜的调光玻璃具有装饰功能,通过对玻璃内部透明与不透明的变幻,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使简单的玻璃幕墙变为艺术玻璃。
由于需要给透明导电膜施加电压,因此必须给透明导电膜设置电极,并在电极上连接导线。传统布线方式是直接将导线裸露在外,其缺陷是:容易破坏损坏,可能造成接触不良甚至断线,导致调光玻璃失效,不能调光,也可能造成漏电,引起安全事故;同时,裸露的导线也不美观,是调光玻璃的一大瑕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隐藏布线的单电极调光玻璃,采用隐藏的布线方式,将导线设计在调光玻璃的边缘内,能有效保护导线,避免导线损坏引起调光玻璃失效或是漏电造成安全事故,且更安全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布线的单电极调光玻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玻璃层、上透明胶层、调光膜层、下透明胶层和下玻璃层;所述上玻璃层通过所述上透明胶层与所述调光膜层的上表面黏合,所述下玻璃层通过所述下透明胶层与所述调光膜层的下表面黏合;所述调光膜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液晶聚合物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上设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上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薄膜上设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上连接有第二导线。
工作时,第一导线接电源正极,第二导线接电源负极,也可以是第一导线接电源负极,第二导线接电源正极,给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之间施加电压,使液晶聚合物层内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呈有序排列,整个调光玻璃呈透明状态,关闭电源,则整个调光玻璃呈不透明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线为片状式;所述上玻璃层、上透明胶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的边缘处均设有重合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沿上玻璃层、上透明胶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的厚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导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将第一导线设于第一凹槽内,即将导线收纳在调光玻璃的边缘内,既能保护导线,且更美观安全,整个调光玻璃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线为片状式;所述下玻璃层、下透明胶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的边缘处均设有重合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沿下玻璃层、下透明胶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的厚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导线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将第二导线设于第二凹槽内,即将导线收纳在调光玻璃的边缘内,既能保护导线,且更美观安全,整个调光玻璃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线为柱状式;所述上玻璃层、上透明胶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的边缘处设有第一导线安装通孔,且第一导线安装通孔沿上玻璃层、上透明胶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导线设于所述第一导线安装通孔内。
将第一导线设于第一导线安装通孔内,即是将导线收纳在整个调光玻璃的边缘内,且第一导线沿调光玻璃的长度方向分布,既能保护导线,且更美观安全,整个调光玻璃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线为柱状式;所述下玻璃层、下透明胶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的边缘处设有第二导线安装通孔,且第二导线安装通孔沿下玻璃层、下透明胶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导线设于所述第二导线安装通孔内。
将第二导线设于第二导线安装通孔内,即是将导线收纳在整个调光玻璃的边缘内,且第二导线沿调光玻璃的长度方向分布,既能保护导线,且更美观安全,整个调光玻璃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隐藏的布线方式,将导线设计在调光玻璃的边缘内,能有效保护导线,避免导线损坏引起调光玻璃失效或是漏电造成安全事故,且更安全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幻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幻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4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禽类养殖照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边框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