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能电路模块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4320.3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贾静雯;孙思成;胡彦胜;薛伟;符博;丁卓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王芸 |
地址: | 6102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电路 模块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互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能电路模块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微波技术发展至今,已广泛的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等各项领域,现正朝着高频、高集成度及模块化方向发展,相应的,对各个功能电路单元/模块(如T/R模块或者其他任何具有单独功能的电路模块)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连接器是微波领域各个功能单元相互连接的重要微波元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微波组件的整体电性能。现有微波领域各功能模块之间多采用开放式直连互连,这种互连方式的缺点是各功能电路模块之间容易产生相互干扰,从而降低设备整体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方便气密封装的,从而降低各功能电路模块之间相互干扰的功能电路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封焊连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密封结构,且其侧面为平面结构;在壳体任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中镶嵌有形状契合的镶嵌体,该镶嵌体和壳体同样通过气密封焊方式(或者其他任何可以达到良好气密封装效果的安装方式安装在所述连接口中,同时,所述镶嵌体中设置有穿透镶嵌体的插针,该插针,比如,优选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烧制在致密镶嵌体中工艺,使之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本专利并不严格限定插针如何设置进镶嵌体,仅仅限定插针与镶嵌体之间具有良好气密性,任何可以使得插针可以气密插入镶嵌体的工艺均可制作本申请中提到的镶嵌体-插针结构;
所述壳体为气密封焊,所述镶嵌体与壳体为气密封装。
利用上述气密封焊连接,使用者可将适当的功能电路模块/单元设置在壳体中,并通过插针实现该功能电路模块(功能模块)的对外连接,该对外连接可以是电源连接或者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两个端头具有与端面垂直的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镶嵌体为玻璃材料或者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的直径为0.4mm~0.6mm。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允许通过的电流值为0A~2A,实际上,插针允许通过的电流值与插针直径有着关联关系,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设置完全不同的插针直径,进而使得插针可以通过合适的电流,以满足壳体内的功能电路模块对外连接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镶嵌体中的插针为一排设置、两排平行设置或多排平行设置,这是由于,不同的功能电路模块具有不同的对外连接数量需求,双排或多排平行设置,既可以在插针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缩小插针在功能模块中占用的体积,从而让壳体上为功能模块预留更多的空间,设置更多的镶嵌体以满足不同的连接需求;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扩大镶嵌体体积的前提下,在同一镶嵌体中镶嵌倍增的插针。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为两排平行设置或者多排平行设置时,相邻两排插针交叉错开设置,由于不同插针承担不同的连接任务,不同排的插针应交叉错开设置,以方便其与对应单元模块的连接,该单元模块指壳体中功能电路模块中的子单元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为两排平行设置或者多排平行设置时不同排插针在壳体内伸入的长度不同。这是由于,虽然让插针交叉错开设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不同插针与不同的连接目标(如子单元模块或对应焊盘、对应焊点)的连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仅仅交叉错开设置并不能完全保证插针之间互不影响的焊接,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我们还让伸入壳体的插针具有不同的长度,从而在空间上进一步的把焊接点错开,该不同长度可以是不同排有不同长度,也可以是同排的插针之间有不同长度,甚至可以是各个插针具有各不相同的长度。但是为了批量生产的方便,优选的方案是不同排的插针具有不同长度,而同排插针采用相同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功能电路模块,同时在各个插针端头对应位置设置有焊盘,所述插针与焊盘连接,所述焊盘与相应功能电路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焊盘通过金丝与插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密封结构,该结构可将功能电路模块容纳在一气密密封的壳体中,进而在壳体侧面通过镶嵌体设置插针,使得功能电路模块通过插针与外界互连,镶嵌体和插针之间同样气密密封,从而减少各模块之间的干扰,增加器件的稳定性,从而提升设备整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4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牵引辊转阻力的测量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压缓冲器自动调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