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观光线轨道桥梁输送车行走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796.5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1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胡鸣超;胡杰;陈金星;刘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光 轨道 桥梁 输送 车行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轨道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观光线轨道桥梁输送车行走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从而促使各地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为了给游客提供良好的观光线路和游览视角,因此需要在景区内搭建观光线路,从而便于人民轻松游览。由于景区多处于落差相对较大的山区,在搭建观光线路时存在诸多的困难,其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大面积的建筑施工,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破坏原有的地质地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二是路线曲折,山体陡峭,往往观光路线需要依山而建,但是由于施工位置相对较高,导致运输困难,无法进行有效的施工;三是传统的架桥设备无法使用,无法进行迂回行进,无法有效的避让山体,导致行进困难,很容易造成自然景观的破坏;四是安全性差,施工工期长,整个搭建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景区开发建设困难,成本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稳定性好,能够实现在轨道桥梁上输送,并适应于倾斜和迂回道路的行进的观光线轨道桥梁输送车行走支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观光线轨道桥梁输送车行走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桥、动力机构、行走轮、设置在驱动桥上侧的支撑箱体、枢接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的支撑轴和设置在支撑箱体顶部的两段弧形滑移轨道,两段弧形滑移轨道绕支撑轴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箱体上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的内端设置有与轨道桥梁内侧壁对应的防偏杆,防偏杆上设置有防偏轮或/和导向轮,所述防偏轮与轨道桥梁的内侧壁对应贴合,所述导向轮和行走轮分别设置在轨道桥梁的上下两侧;所述支撑臂的外端设置有电磁防滑组件,所述电磁防滑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臂上的导向孔、滑动套设在支撑臂的导向孔内的升降杆、设置在升降杆底部的电磁铁、和设置在支撑臂与升降杆顶部之间的复位弹簧。
所述电磁铁与升降杆枢接。
所述支撑箱体上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臂,在支撑臂上均设置有防偏轮或/和导向轮、以及电磁防滑组件。
在各组支撑行走装置上均设置有独立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的电机座和驱动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支撑轴和弧形滑移轨道的设计,能够为运输车的车体的支撑和迂回行进提供良好的支撑基础,从而保障了对山区的地址的适应性,通过支撑臂的设计,使得其能够实现在狭窄的轨道桥梁上进行安全行进,并能够实现有效的制动,便于进行斜坡行走和迂回弯曲的道路的转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基于对景区自然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施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保障施工进度和整个系统的协调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00为驱动桥、101为驱动电机、102为行走轮、200为支撑箱体、201为支撑轴、202为弧形滑移轨道、300为支撑臂、301为防偏杆、302为防偏轮、303为导向轮、400为电磁防滑组件、401为升降杆、402为电磁铁、403为复位弹簧、500为轨道桥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黄河防爆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桥梁护栏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应力幅挤压锚固钢绞线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