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肥料分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568.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9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鑫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2 | 分类号: | B65B1/32;B65B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84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肥料 分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分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肥料分包装置。
背景技术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化肥历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0%。然而,长期以来化肥施用不合理,给耕地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化肥实际利用率不足30%,土壤污染问题严重,污染事故频发,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其中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新型肥料应运而生,新型肥料指具有一定肥料功能和一定增产作用,由肥料生产企业研制生产,符合行业或企业标准,含有机、无机、微生物菌剂或兼有上述成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加工处理的新品种肥料。新型肥料可有效改善传统肥料利用率低、过量施用等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正确施用可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的目的,是发展高效、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要求,肥料大多为固体颗粒状,在进行分包过程中,在分包装置上经常会遗留肥料颗粒,有的细小颗粒甚至飘散到空气中,对生产车间的空气造成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肥料分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肥料分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肥料大多为固体颗粒状,在进行分包过程中,在分包装置上经常会遗留肥料颗粒,有的细小颗粒甚至飘散到空气中,对生产车间的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料分包装置,包括分包装置主体,所述分包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壁前侧均设置有吸尘装置,所述分包装置主体的前侧壁开设有分包输送通道,所述分包装置主体的顶部前侧设置有下料罐,且下料罐的底部伸入分包输送通道的内腔,所述下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下料罐的内腔设置有缓降板,所述下料罐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分包输送通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排尘管,且分包输送通道通过排尘管与吸尘装置相连通,所述分包输送通道的内腔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分包基板,所述分包基板的顶部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尘板,且导尘板位于排尘管的下方,所述输送装置的内腔设置有重力传感器,且重力传感器位于下料口的正下方,所述分包输送通道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分包袋支撑,且分包袋支撑位于排尘管的上方,所述分包装置主体的右侧壁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位于吸尘装置的上方,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吸尘装置、输送装置和重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缓降板为相同结构的三组,且三组缓降板交错排布在下料罐的内腔,所述缓降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上设置有电磁闸阀。
优选的,所述导尘板的顶部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肥料分包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肥料分包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力传感器和吸尘装置,通过重力传感器对肥料分包时的重量进行感应,使得肥料被分包更加均匀,而吸尘装置对散落在肥料分包装置上的肥料进行吸收处理,减少细小粉末飘散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料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包装置主体、2吸尘装置、3分包输送通道、4下料罐、41进料口、42缓降板、43下料口、5排尘管、6分包基板、7输送装置、8导尘板、9分包袋支撑、10重力传感器、1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鑫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鑫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包装机给料结构
- 下一篇:复合肥麻包自动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