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547.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东;戴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孙静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消耗、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汽车行业正在酝酿一次大的变革,从传统的燃油车逐渐向混动以及纯电动汽车转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各大主机厂的主要发展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水平已有较大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实现载客运行,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纯电动汽车开始批量生产。然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温度的飙升,成为限制其性能的重要因素,所以良好的散热性,对于保持电池优异的性能及耐久的寿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迄今为止,动力电池的冷却方式主要靠风冷以及液冷,但对于电池而言,其发热主要来源于由电芯串并联所组成的电池组,无论是风冷还是液冷,都不能直接与电芯接触,而需要一个过渡面,先将电池组的热量传递到这个过渡面上,然后对这个过渡面进行冷却,来实现对电池组冷却的效果,所以如何能用最简单的设计,让电池组的热量高效的传递到这个过渡面上,对于良好的散热尤其重要。在专利号为201620425770.5的专利申请中,散热片一端与壳体侧壁夹一层导热硅胶垫,将热量传到壳体散热,另一端与传热板也是依靠夹一层导热硅胶垫,将热量传递到壳体,这种设计虽然可以将电池热量传递到壳体进行散热,但是由于传热板是后安装在壳体上的,并且与电池散热片之间有挤压力,这就导致传热板安装工艺难度加大,而安装板本身的生产制造也不适用于批量生产。导热硅胶垫依靠其良好的导热性,而且具备一定的弹性,现在普遍作为电池到散热面的导热介质,但是由于其一直保持被挤压状态,在频繁的震动中经常会导致其碎裂,造成电池局部热量传递阻断,个别电芯温度升高,导致整个电池组性能下降,而高导热系数,高韧性的导热硅胶垫,其价格也是不菲的。
从而,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包具有安装不便、动力电池包性能不稳定及成本较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包具有便于安装、电池组性能不稳定及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一电池组和一箱体,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池组具有多个依次连接的电池单体,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夹设有一导热片,其特点在于,所述导热片具有:
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一首端和一尾端,所述连接部夹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
一导热部,所述导热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首端或尾端,所述导热部具有一第一折弯部和一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具有一首端和一尾端,所述第二折弯部具有一首端,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首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尾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首端,所述第二折弯部贴合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在本方案中,所述导热片通过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使得所述电池组安装到所述箱体后,所述导热片的端部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紧密接触,从而将所述电池组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片传递到所述箱体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箱体之间的安装较为方便,另外,省去了导热硅胶垫,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避免由于导热硅胶垫损坏而造成的对动力电池包性能的影响。
较佳地,所述导热片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导热部,其中一个所述导热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首端,另一个所述导热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尾端;
所述箱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左侧壁和一右侧壁,其中一个所述导热部的第二折弯部贴合于所述左侧壁的内壁面,另一个所述导热部的第二折弯部贴合于所述右侧壁的内壁面。
较佳地,在所述箱体未施加作用力于所述导热片时,两个所述导热部的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左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右侧壁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较佳地,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一距离的差值大于0.5mm且小于1mm。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便于使所述导热片能够可靠地贴合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但是,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一距离的差值不宜过大,若过大会导致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箱体之间安装困难。
较佳地,在所述箱体未施加作用力于所述导热片时,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折弯角、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折弯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型双面电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储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