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环保热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507.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6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伯栋 |
主分类号: | F23G5/14 | 分类号: | F23G5/14;F23G5/44;F23G5/46;F23G5/5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冯晓欣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环保 热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器,具体为一种垃圾环保热能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采购量大大增加。特别是从超市和网购采购的商品,大量的塑料,纸板、塑料泡沫、木板包装产生大量的不可收回的生活垃圾,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已成为城市居民小区、企业、学校、医院、宾馆、机关、部队、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区、大型客运轮船、海岛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尤其是棍棍打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更难。如果上述单位把生活垃圾统一运送当地县、市集中处理,每车运费运费少则100多元,多则300 多元,还要出场地占用费,垃圾处理的成本太高,特别是农民负担不起。再是以县、市为单位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投资太大,而且效果不佳。如果采取将垃圾深埋的方式,将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为子孙留下严重后患,污染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垃圾环保热能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全性能高,垃圾在燃烧的过程,烟雾得到有效净化,不污染环境,另外垃圾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又可以烧水利用,节能环保。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储灰底仓3,其上端设置有燃烧仓5;所述燃烧仓5的周边设置有耐火砖壁4;所述燃烧仓5的上端设置有加热水箱14和烟雾净化水箱7;所述储灰底仓3上设置有进风口1;所述燃烧仓5中设置有炉膛2;所述炉膛2与储灰底仓3连接贯通;所述燃烧仓5内在位于炉膛2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道11;所述排烟管道11穿过加热水箱14进入到烟雾净化水箱7内,且排烟管道11的出烟口设置在烟雾净化水箱7的底部;所述烟雾净化水箱7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道9;所述燃烧仓5与储灰底仓3之间连接有通风管18;所述通风管18上设置有抽风机17。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净化水箱7上设置有第一浮标式液位计8。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水箱14上设置有第二浮标式液位计12。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水箱14上设置有温度表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环保热能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全性能高,垃圾在燃烧的过程,烟雾得到有效净化,不污染环境,另外垃圾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又可以烧水利用,节能环保。
1、本实用新型在燃烧仓与储灰底仓之间连接有通风管,通风管上设置有抽风机,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将燃烧仓内的一氧化碳气体循环至燃烧仓内进行充分燃烧,更加节能环保。
2、本实用新型的燃烧仓内在位于炉膛的上端设置有排烟管道,排烟管道穿过加热水箱进入到烟雾净化水箱内,且排烟管道的出烟口设置在烟雾净化箱的底部,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加热水箱有效吸收废气的余热,同时,废气进入到烟雾净化水箱内,在水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烟雾净化,净化后的白色气体由排气管道排至控制中,更加节能环保。
3、本实用新型在烟雾净化水箱与加热水箱上设置有第一浮标式液位计和第二浮标式液位计,方便了液位的观察,可以及时补充水位。
4、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水箱上设置有温度表,可以观察加热水箱内温度情况,方便了使用。
5、加热水箱内的水被烧开后可供日常所需生活用水,如洗衣、沐浴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进风口;2、炉膛;3、储灰底仓;4、耐火砖壁;5、燃烧仓;6、第一出水管;7、烟雾净化水箱;8、第一浮标式液位计;9、排气管道;10、第一进水管;11、排烟管道;12、第二浮标式液位计;13、第二进水管;14、加热水箱;15、温度表;16、第二出水管;17、抽风机;18、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伯栋,未经赵伯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